清明祭祀勿忘初衷 祭祀习俗需知
本周末就是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很多人会去祭拜逝者,对于这一习俗你知道多少呢?可能我们会觉得祭祀是老一辈人的习惯,很多年轻人都不讲究这些节日。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后就靠年轻一辈来传承了。希望大家勿忘初衷,跟着小编一起ilai了解一下清明祭扫的知识吧!
祭品(瓜果美食)、上坟、烧纸、挂青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节庆,是中国唯一一个“双节合一”的日子,意义重大。按照传统习俗,一到清明时节,大家都会携带果品酒菜、香蜡纸钱等去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怀念先祖、寄思哀愁。家家户户会在先人的坟前焚化钱纸、放鞭炮,磕头跪拜祈福,然后折几支嫩绿的树枝或用人工制作的白条,挂在坟上,俗称“挂青”。“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上坟的时候祭品很简单,一般自己动手做一些纸衣服、鞋子给逝去的人烧去。”今年85岁的周大爷老家在盐亭,他说,小时候清明跟着家人去扫墓,还会让他在坟上乱跳,说是能带来健康和好运。“家乡还会举行‘清明会’,同姓的族人祭拜祖先后,聚在一起吃饭玩乐,场面特别热闹。”老伴去世后,周大爷每年会去圣水寺的墓地看望。“有儿有女清明前,无儿无女盼清明。”70岁的文宁住在南河坝,每年他都会去扫墓。他说祭祀扫墓时一般会给坟墓添新土,给祖先修屋,以防止夏天雨大漏水,冬天寒湿阴冷。很多祭祀的风俗他都忘了,不过他还记得每年会吃“清明馍馍”、“清明菜”,现在都还很怀念那种味道。
祭祀初衷:不忘根本怀念先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几千年以来,上至达官贵胄,下至平头白丁在这个节日里都会放下手里的事,去乡间坟寓,去陵园墓地祭祀扫墓。虽然祭祀只是一种形式,但其根源却在于中华儿女心中那一份不忘宗亲的血脉,那一份对先辈家人的思念,代代延续、生生不息。
祭祀新潮流:网络祭祀
最近几年遗体火化越来越普及,前往骨灰放置处祭拜先人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祭拜的习俗也趋向简化。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新的祭祀方式――网络祭祀。
网络祭祀是将现实的墓地“移植”到网上,逝者家属可以在祭祀网站申请注册一块“墓碑”,来取代现实的扫墓祭祀,寄托对先祖的哀思。“不能回老家扫墓,心里有点遗憾,所以在网上祭祀下,也算是表达一种心意。”只需要申请一块虚拟墓地,“送鲜花、点蜡烛、上香,提供各种祭品,甚至还可以把逝者的照片放在虚拟墓碑上,很方便。既不浪费现实的土地资源,又能够表达祭祀的心意。”“网上祭祀反映了当前民俗的时代化特点,是民间祭祀的自动化改造网上祭祀引导得当,还可以普及传统文化,不失为传统民俗的一种新现象。
清明始于周朝,一般是在阳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前后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更迭,清明的传统习俗也不断变化。在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中,随时代变化发展,衍生出文明新风俗。
-
高血压怎么降压?降压方法大揭秘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要保持精神乐观,尽量保持心胸开阔,并且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能吃太多
-
家有宠物 需要警惕六种传染病如今很多的家庭都喜欢养宠物,养个小猫小狗的,无聊的时候也能打发一下时间,不仅与宠物同处一室,还要和宠物们同吃同住。但是你
-
避孕药的不良反应 你知道么?为了避免意外怀孕的出现,我们会采取一些避孕措施,服用避孕药就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那么你知道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么?有些时候
-
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 五类人群用药需谨慎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呢?我们都知道避孕药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可以起到事后弥补的作用,深受情侣们的喜欢。紧急避孕药的
-
使用暖宝宝的禁忌 不宜贴身使用进入冬季之后,我们会寻找各种的取暖措施,比如暖宝宝就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取暖方法,尤其是女性朋友为了穿上漂亮的。轻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