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详解内解定义

中医详解内解定义

中医告诉你内解是什么呢?当今时代对《黄帝内经》名义之解释总体倾向于内外之说,认为其名字没有深意,并举《庄子》内外篇来例证。其实《庄子》内、外、杂三篇,在庄子整个学问体系之中,地位各有不同,所以内、外、杂三字,各有其义,并不是简单的三个符号而已。
 
笔者认为,在那个惜墨如金的时代,著书立说皆是字斟句酌,更何况书名,《黄帝内经》亦不例外。汉语中有内教、内学之说。内教,指佛教;内学,一指佛学,一指道教所习神仙导养之学。两家学问皆为明心见性,参禅悟道之学。《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吸取百家精华,与佛道内学应该不无联系。
 
笔者认为,《孟子·告子上》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陆九渊也认为“圣人之学,心学也”。“内”作“心”、“道”解,则可以贯穿、统一《素问》、《灵枢》两部分。也就是说,“素问”即问道、训道,无论“问道”还是“训道”,皆由心而证,而“灵枢”就是心之关键、机要。
 
素问就是问道、训道
 
素问者,问素也,缘于宾语前置。丹波元简《素问识》:“林亿等以为问太素之义,是也。《史记·殷本纪》,伊尹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隐》曰:“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列子》、《乾凿度》并云:“太素者,质之始也。”刘向《别录》云:“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故曰太素。《素问》乃太素之问答,义可证焉。而其不言‘问素’,而名‘素问’者,犹屈原《天问》之类也,倒其语焉尔。”全元起云:“素,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原,五行之本,故曰素问。义未太明。”吴崑、马莳、张介宾、王九达皆以为平素讲求问答之义。赵希弁《读书后志》云:“昔人谓《素问》以素书黄帝之问,犹言素书也,俱臆度之见而已。至《云笈七签》真仙通鉴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问之作《素问》,则荒诞极矣。”
 
丹波元简之说,几近包括当今关于素问之注解,评说甚当,但未尽也。王洪图先生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内经》中提到:“本与质似接近‘素’之原意。《素问》之名义,仍须继续探讨。”“素,本也(全元起《素问训解》)”,再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素问者,问素也,问本也。道为万物之本,问素则可以理解为问道。“问,训也”(《说文解字》)。所以素问者,问素,问道,训道也。无论“问道”还是“训道”,皆由心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