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老花镜要及时更换

谨记!老花镜要及时更换

老年人在50岁左右眼睛的功能就悄悄开始退化,会出现花眼的症状,看不清进出的物体,很多老年人在做针线活的时候就带上老花镜。一般每个老年人一辈子只会带一副老花镜,并不注意随时更换。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花眼由于人眼中晶状体弹性的下降,不能对眼前近距离目标进行清晰聚焦而无法进行阅读或工作的一种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老视,即俗称的老花眼。人眼具有一种既能看远也能看近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调节力,是通过用增加或减少晶状体屈光力来实现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地变坚实和硬化,失去了可塑性,因而调节力渐渐减小。这种调节力量的消失并不是病理变化,因为它在人的一生中缓慢进行着,并不是突然发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调节力量逐渐减低,在做近距离工作时感到困难,最终出现老视眼。

我们可通过配戴老视眼镜,借凸透镜的力量代替调节,从而能看清习惯阅读距离的物体。老视眼的矫正,必须首先测定两眼不同的屈光情况,还要确定阅读距离,因为在不同年龄,调节范围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还必须测定每个人的调节力。

老花眼的度数不是固定不变的,屈光不正、用眼方法、个人的身体素质、地理位置(因为温度对晶状体的影响,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较易老花),以及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药物,白内障的加重等,都会对晶状体调节力产生影响,视力会有不同的变化,老花度数会随之改变。

老年人在出现花眼之后一定要去专科医院或正规眼镜店进行全面检查、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千万不可随便购买,还要即使更换已不适合您配戴的老花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