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以卖什么?

今天你可以卖什么?

生活中人人都是买家,也是卖家。为满足我们个体被理解、信任、尊重、欣赏的需求,特别是商业行为中“销售是为了成交,成交是为了利润”的最本质需求,“卖”的行为随时随地存在。可被“卖”的对象也是包罗万象——无形的:从观点、到方案、到品牌、到服务……有形的:如实物,甚至是人……

优势是比较出来的,时间永远是最昂贵的资源,所以大多数人会在有生之年选择自己最优势、最容易的部分“卖”,以达到个人名利等方面的收益。当然,某些人会为这些,视道德为无物。

说到比较优势和交易比较优势,我们用最俗的话来分类,一般来讲:分为 “卖权”、“卖名”、“卖色”、 “卖钱”、“卖关系”、“卖体力”、“卖才华”、“卖德”。

“卖权”者是有权者,用权索贿也好,寻租也好,干的都是乌纱换钱的活。视清廉奉公为另类,把贿赂难挡当借口,以贪污腐败为平常事。“卖关系”者,通常真有或假有某些人脉资源,干的类似拉皮条的活儿,两头都得盘得拢才行,所以嘴上功夫都了不得。通常“卖权”者与“卖关系”者有着含糊不清的关系,两者互有默契,各取所需。卖权者是当今政府最浩大的打击对象,成效不予评说,但权力是责任、是信任,不应该成为致富工具和腐败利器。“卖关系”者,在滋生和助长权力腐败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难监管的地带,唯有在权力拥有者这个源头上把好关,“卖关系”者自然就失去活力和市场,这是个灰色角色、龌龊之辈。

“卖名”者既是名人,就有名人效应,照个相、莅临下现场、说几句话、题个字……就有票票进腰包。小到个人之名,大到企业之名,几乎都可以明码标价进行市场交易,比如很多大型企业的商标进行专业估值后,此项的无形资产可高达百亿,一样可以作为融资筹码。卖名者,通常为名所累,由名产生的利益回报,是种补偿,我们也可以理解,但凡事别过,过了,人家就会怀疑:这小子最近是不是手头太紧了,到处露脸;还是自恋到一天都离不开媒体。做人,特别是明星,更应该懂得我们小时候都会唱的一首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闪一下,隐一下,总给受众一想头,就都还挂记着你;成天都是你的脸和报道,很快就会腻歪你。而且言多必失,露得越多,马脚易露,容易招嫉,弄不好,出个什么岔子,修补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卖色”者,在如今的演艺圈或草根里冒出来的,真把自己当明星的那些“星”中屡见不鲜。有些三线小明星、模特之类的,过了25就开始急了,还有些没到25就急了,直接主动爆料,啥糗事都敢往外抖;甚至以半裸、全脱求眼球。只可惜,衣是脱了,肉是露了,名是大了,虽然是臭大的,也许因此捞了点碎花银,可肉涨得还是没猪肉快。啥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啊,这年头的人啥没见过啊,脱的多了,就不稀罕了,真有料的不用脱、不屑脱;脱了,那是狗急跳墙、小丑上台的活儿。二奶、小三中也是“卖色”的主流群体,拿青春换钞票,她们太会掂量撇去道德这杆秤后,投入与产出比了,人家打工一个月不如她一小时挣的。小白脸们就不用说了,目的都一样,路数也差不多。真正不触及道德底线的艺术工作,如模特、演员、主持人,他们所展现的*美和实力演技、专业技术完全有别于“卖色”者,是值得尊重的工作,其间的区别,在于展现者的动机,时间和公众总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卖钱”者面临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特别在通胀压力下。富余的资金时刻都在寻找保值增值的通路。一级市场上,他们最活跃:有的做了天使,有的专门成立机构在全球找投钱对象;有的去了地下钱庄;有的去民间高利贷;有的搞点所谓消息,去二级市场兴风作浪……只要它干的不是助纣为虐的事,他就是个好人(影响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除外):让资本高效流动,避免资金闲置的浪费,提高社会闲散资金运用效率;另一方面如及时雨般救起就差现金的创业者和企业,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双赢。倘若自身还有着人脉和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那么他的钱就更有“卖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