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毕业生就业空间将越来越宽

中医药毕业生就业空间将越来越宽

生意社6月2日讯 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很现实而不容乐观的问题,中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转行的消息屡见报端。一些调查数据也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医学毕业生因为就业困难选择继续读研究生,或是去医药公司工作,或是从事行政管理。那么,中医学毕业生到底有没有就业市场呢?

中医药毕业生就业难在哪里

近几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几乎都在扩招,每年加起来至少有三四万毕业生。中医院人员更替周期长,加之中医院数量有限,客观上使毕业生“滞销”。

受中医“越老越值钱”观念的影响,许多医院都希望老专家们“退而不休”。中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即便进入了基层医院,在短期内,职业难以有较大的发展。一些具有特色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主要靠医生手工操作,收费极其低廉,直接导致医生不愿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一些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基层医院的中医职位,却干不了多长时间,选择了辞职。

一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单一,视野狭窄,择业期望值过高。许多学生常问:“毕业后不当医生还能干什么?”由于就业视野狭窄,错失了像营养师、保健按摩师、健康管理师等与健康相关产业的好职位。另外,医药营销、保险等行业用人缺口也很大。将就业范围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成为学生就业的羁绊之一。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奉行“重点大学毕业生强于一般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强于本科生、本科生优于专科生”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只看学校和学生的学历,不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的单位甚至还挑性别。还有一些单位无节制地提高用人规格,原来用专科生的岗位,上升到用本科生,原来用本科生的岗位现在却上升到用研究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社会需求给中医药毕业生提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