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现象到底嘲弄了谁?
显然,“张悟本现象”,不仅暴露出大众对养生、保健知识的渴望和匮乏,更暴露出市场监管和法律的漏洞,不止是张悟本,在这个养生、食疗风靡的时代会有更多这样的现象。
卫生部昨日召开预防保健相关问题媒体座谈会,首次组织七位国家级防病、营养学、高血压、内分泌等专家,为“绿豆神医”张悟本会诊。对他的养生理念逐项进行批驳。
从一个普通的纺织厂工人“成长”为被大众奉若神明的养生专家,张悟本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神话。然而,假的毕竟真不了,面对媒体“没有行医资质、涉嫌非法行医”的质疑,“绿豆汤、长茄子包治百病”的养生理论的拷问,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神医”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人们不禁疑惑,谁成就了张悟本的神话?谁该为此事负责?
保健食疗的大行其道,养生节目风生水起。显然,“张悟本现象”,不仅暴露出大众对养生、保健知识的渴望和匮乏,更暴露出市场监管和法律的漏洞,不止是张悟本,在这个养生、食疗风靡的时代,但也滋生了不少如鱼得水的“张悟本们”,一个个养生利益链条背后,是巨大的名利,更有公众健康所遭遇的潜在风险。
一个未在卫生部门注册,根本没有坐堂接诊的资格的养生专家,却能成京城最贵的中医;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经不起推销的头衔,却能在大众传播的电视上、漏洞百出的书中风靡全国……为何这一切,有关监管部门熟视无睹、迟迟不介入?制度为何没能给予必要的约束?
笔者觉得,“张悟本现象”一方面说明,随着公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知识的渴望和需求不断增加,而养生、食疗,作为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却未有效地纳入到公共卫生的规划之中,张悟本推崇的“万能”食疗治病方和养生类书籍,正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加之民众普遍缺乏对医疗养生书籍的判断能力,让所谓的“养生专家”有了可乘之机,过分夸大食疗作用,以达到商业炒作的目的。由此可见,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建立规范的健康服务机制,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我们的媒体、卫生等部门更多需要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维护百姓健康权益的职责。
同时“张悟本现象”,也暴露医疗保健市场短板和当今传媒的尴尬:出版的准入门槛,电视保健讲座节目的审核,食疗与药物治疗的界限……这些问题亟待厘清,科普市场也应通过立法来规范和完善。不管它如何打着擦边球,以什么名义,什么方法,它都必须纳入国家严格的监管,而决不能游离于专业和法律之外,绝不允许真空地带的存在,这是法治社会的使然,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学是经得起质疑的,而伪科学则会在质疑声中显现。对于“张悟本现象”,我们应该客观分析、理性看待。一药治百病违背科学,养生保健治病毕竟是神话,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公众恍然大悟了,“张悟本们”也该醒醒了,我们的卫生等部门更该反思一下了,“张悟本现象”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最后一个,“张悟本们”不能总是个谜。
现在,公众总算恍然大悟了,而与此同时,人们不免疑问的是,谁成就了张悟本的神话?谁该为此事负责?
-
高血压怎么降压?降压方法大揭秘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要保持精神乐观,尽量保持心胸开阔,并且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能吃太多
-
家有宠物 需要警惕六种传染病如今很多的家庭都喜欢养宠物,养个小猫小狗的,无聊的时候也能打发一下时间,不仅与宠物同处一室,还要和宠物们同吃同住。但是你
-
避孕药的不良反应 你知道么?为了避免意外怀孕的出现,我们会采取一些避孕措施,服用避孕药就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那么你知道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么?有些时候
-
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 五类人群用药需谨慎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呢?我们都知道避孕药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可以起到事后弥补的作用,深受情侣们的喜欢。紧急避孕药的
-
使用暖宝宝的禁忌 不宜贴身使用进入冬季之后,我们会寻找各种的取暖措施,比如暖宝宝就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取暖方法,尤其是女性朋友为了穿上漂亮的。轻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