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庆维:中医文化与哲学观

关庆维:中医文化与哲学观

王鲁湘:当第一位宇航员着陆月球的时候,美国人曾经畅想,月球主权应该属于美国;若是这样,中国人倒可以辩驳:主权应在中国,因为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嫦娥就已经定居月球了。虽是笑谈,但中国道家早有一本《日月奔磷经》,描述了登陆太阳和月亮的设想。其实早在红山文化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了对日月星辰的研究;“阴阳五行”这一古朴的自然哲学,更协助着中国的天文、气象、化学、宗教等等学说生发、壮大起来;中国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如欧洲“黑死病”般持续几个世纪、掠走数千万生命的瘟疫,势必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智慧为华夏民族保驾护航。中医,这个现代人似懂非懂、半喜半烦的学术,在西学东渐后跌跌撞撞地进入了21世纪,但它“天人合一”的宗旨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哲学为基的中医,将如何“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请来了同仁堂医馆的关庆维大夫说说看。

  解说:现任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出身于中医世家,祖辈关月波、父辈关隆、关幼波皆为京城名医,自幼承蒙他们亲传身授,行医二十多年来,关大夫对中西方医学文化的差异感触颇深。

  关庆维:因为现在科学,所谓的西方科学,从原子论讲就是它一切都从物质出发,所以在物质层面是一个静止的,是一个非生命的状态,但是中国的中医文化是由人出发的。

  王鲁湘:是个活体,是个生命。

  关庆维:对,是一生命。

  王鲁湘:它所关注的对象一定不是个静止的,是一个在成长中间变化中间的一个活跃着的一个生命。

  关庆维:一个动态的,所以它不是三维的概念,就是人这个生命体是包括意识和时间的概念,至少五维。其实中医比这维度还高,但是我们加意识和时间可能大家容易理解些。

  解说: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在探讨宇宙起源问题时,将能量由高到低分为了五个层次,道、虚、精、神、气。而这五层能量皆为无形,即非物质状态。

  关庆维:但是中医比这层次还高,你像道,道生虚,虚生精,精生神,神生气,气生形,最下等那个是形,所以科学研究的都是有形的东西,有形的器这方面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形以上有五层呢,通过不同的细化不同的阶段产生不同的作用,比如说气层面的文化,气是什么东西,叫人之充,人的生命就是一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