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医存废论争背后的利益争夺
最近,在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已经达到了上万人,而且主要都是卫生领域的人,主要意见是要采取相关措施,让中医在五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医疗技术。对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我国不可能取消中医,也不会让其退出国家医疗体制。
近代以来,中医药学被斥为“唯心主义”、“民族的耻辱”,甚至被同于骗人的“巫术”,而予以“废除”,这是尽人皆知的。上万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既是中医“废除论”主张的延续,也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又一次交锋。应该看到,目前的形势已经明显超出了学术范畴,签名行动借助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大众的狂欢”。
虽然说,对于中医的“真伪”和“存废”问题,公民都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可对于西医系统的医卫工作者来说,一定的“避嫌”意识还是应该必不可少。因为人们担心,中医和西医“同行”难免“相轻”,参与其中的医卫工作者是否都能保持公心,才不会演变成西医与中医的行业利益之争?
我们不怀疑西医们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操,也无意质疑他们征集签名的初衷,但众所周知,西医和中医毕竟是两套不同的科学系统,二者共同切分我国的医卫“市场蛋糕”,此兴则彼衰,此衰则彼兴,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竞争关系。如今中医“门庭冷落”,西医被“踏破门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真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样,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受益最大的肯定是西医。
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上,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中医的最初恰恰是西医。清末维新运动时,有人开始否定中医,国民党政府曾两次正式取消中医,肇始者主要都是从西方留学归来的西医。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党中央明确保护中医药的方针,中医发展才逐渐回复正常轨道。后来,“发展我国传统医药”被庄严地写进《宪法》。
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中医既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据了解,在发达国家有人把看中医当作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中医被74个国家承认,中国与176个国家建立了中医学术交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到底是不是“伪科学”,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现在不相信中医的,甚至反对中医的不在少数,有普通患者,有搞西医的,也有搞中医的。取消中医签名活动的发起者张功耀,就是一个读中医读了33年的学者。凭心而论,张功耀的行为颇具“壮士扼腕”的勇气,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存废”争议中就没有利益的博弈。因此笔者认为,要警惕“取消中医”说背后的利益争夺,“取消中医”闹剧,西医不宜参与!(凤凰视点)
-
高血压怎么降压?降压方法大揭秘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要保持精神乐观,尽量保持心胸开阔,并且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能吃太多
-
家有宠物 需要警惕六种传染病如今很多的家庭都喜欢养宠物,养个小猫小狗的,无聊的时候也能打发一下时间,不仅与宠物同处一室,还要和宠物们同吃同住。但是你
-
避孕药的不良反应 你知道么?为了避免意外怀孕的出现,我们会采取一些避孕措施,服用避孕药就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那么你知道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么?有些时候
-
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 五类人群用药需谨慎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呢?我们都知道避孕药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可以起到事后弥补的作用,深受情侣们的喜欢。紧急避孕药的
-
使用暖宝宝的禁忌 不宜贴身使用进入冬季之后,我们会寻找各种的取暖措施,比如暖宝宝就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取暖方法,尤其是女性朋友为了穿上漂亮的。轻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