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科学性与发展途径
最近,在互联网上刮起了一股取消中医的浪潮,对各种观点进行一番浏览后,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敢否认中医是有疗效的,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中医理论,认为中医理论不是科学理论,甚至连经验科学都谈不上,应该抛弃。奇怪的是,一个不科学的理论怎么能够指导临床产生疗效呢?
关于科学,大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正确的知识或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二是方法,指获得真理的正确方法。近代西方科学哲学非常强调后一种含义,他们为知识的获取途径制定了一套规则,即逻辑证明和实验证明,认为如果一个陈述不能被逻辑或实验所证明就应该扔到垃圾箱里,中医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标准下被西方学术界所不容。然而,中医几千年来救人无数,医案如山,支撑着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难道是假的。如今在西医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国家,中医诊所和从业人员正在逐年增加,人口仅六千万的英国就有中医诊所三千多家,中医针灸师一万多人,受惠于中医的患者不仅是华人,也有不少西方人。这一理论与事实的巨大反差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西方评判科学的标准存在问题。
可能有人会问,中医理论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和实验如何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问:逻辑证明和实验证明是否是获得真理的惟一途径吗?我们所熟悉的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对于简单系统和对应性的关系比较适用,遇到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往往要依赖统计学,而统计学只是通过对样本的观察推论总体的特性,它并不能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只能提供一种可能性。中医对生命和疾病规律的认识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途径,大体分为自身实验、临床观察、传承印证、社会选择的一系列过程。由于中医的对象是生命和疾病,属于复杂系统,其最好的观察手段就是自身的感觉。人的感觉是大脑高度信息化处理的结果,是对身体状态的真实反映,它通常是精细而综合的,西方的仪器检测尚无法代替人的感觉,即使是最基本的疼痛,仍依赖病人的主诉。到目前为止,感觉仍然是探察*状态的最重要手段。中医腧穴和经脉的发现就是感觉观察的结果,对于腧穴有“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按之快然”等描述,明显是通过感觉确定穴位;经脉的发现则与循经出现的病证感觉及治疗效果有关,中药药性也是通过感觉得来的,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典故,还有久病成医的俗语。通过感觉的反复自我实验所发现的规律有可能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因为人虽然有个体差异,但共性的成分也很大,在一个正常个体上可以重复的规律很可能存在于其他同类个体上。西方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是在自己身上反复实验发现了遗忘曲线,最终得到普遍的印证。但个体经验往往是不够的,一个中医学家常常穷其一生探索疾病的规律,他不仅通过自身体会,还有大量的机会在病人身上验证,如发现刺激某个穴位的效果后,可在同样的病人身上验证其效果,还可以通过师徒的传承由徒弟进一步的印证和发展,其整个认识过程常常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超大时间尺度的实验过程,比用几十只大白鼠的所谓科学实验要深入扎实的多。从社会学的角度,一个医学理论必然获得好的疗效才能得以保留下来。根据史料记载,在《黄帝内经》的同时代,还有不少其它的医学著作,而最终只有《黄帝内经》理论的得以保存延续下来,这应该是理论竞争与社会选择的结果。我们的结论是:中医理论的认识过程是科学的、经过检验的,因为没有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进而有效指导临床的。
有人认为中医理论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陈述,并以此作为中医不科学的理由,这是因为对中医概念体系和语言不了解。中医概念形成于两千年前,与我们现在熟悉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要研究认识中医理论,首先要对中医概念做深入地分析。中医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农学、天文学和水利学等成就,比如中医对经络气血的描述就利用了水利学的概念,如把奇经八脉的作用比作一种蓄水池,可以储藏和补充十二正经的气血。中医理论的描述中有不少是取类比象的推理,即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中医把*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中具有的规律在*中也应该有所体现。中医理论包含了*实验和“人天合一”的推理描述,如果我们拘泥于概念本身,往往会感到不知所云,但如果我们把认识的重点放在概念之间的关系上,比如肝木克脾土,就能获得指导临床的有用知识。
-
高血压怎么降压?降压方法大揭秘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要保持精神乐观,尽量保持心胸开阔,并且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能吃太多
-
家有宠物 需要警惕六种传染病如今很多的家庭都喜欢养宠物,养个小猫小狗的,无聊的时候也能打发一下时间,不仅与宠物同处一室,还要和宠物们同吃同住。但是你
-
避孕药的不良反应 你知道么?为了避免意外怀孕的出现,我们会采取一些避孕措施,服用避孕药就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那么你知道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么?有些时候
-
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 五类人群用药需谨慎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药呢?我们都知道避孕药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可以起到事后弥补的作用,深受情侣们的喜欢。紧急避孕药的
-
使用暖宝宝的禁忌 不宜贴身使用进入冬季之后,我们会寻找各种的取暖措施,比如暖宝宝就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取暖方法,尤其是女性朋友为了穿上漂亮的。轻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