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春季常见病

中医预防春季常见病

春季多风,风邪善行多变,你看风的特点就是忽来忽去,速度很快,风大时波及面很大破坏力很强,加之春天气候转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所以春季多流行性、传染性、过敏性疾病:如流感、哮喘、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脑等疾患。

  春季的特点是忽暖忽寒,特别是成都常出现“倒春寒”,俗话说:“春寒冻死牛”,人们在冬季怕冷,大部分时间都在居室内度过,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早春之时,春令之气有升发、舒展之特性,*的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如果过早地脱去暖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所以易患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若阳气升发太过,肝阳随之上亢容易产生高血压、中风、眩晕、失眠等症,或影响脾胃功能(肝气升发太过横逆犯脾(木克土)使脾不健运,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故肝炎、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复发。若阳气升发不足,气血不易升达濡养脑部和四肢,人就易感到困乏无力思睡,出现“春困”现象。

    着衣打扮方面则是“被发缓形”。“被发”是披散着头发的意思,古人蓄长发而常束发,这样也把阳气约束起来,故为了顺应春季生发之气,春季就要把头发披散开。“缓形”是穿衣宽松不拘紧,看起来轻松随意,也是为了不约束阳气生发。对于现代人来说,春季理个清爽利落的发型,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要穿得过于厚重即可。于是形体得以舒缓,气血不致遏郁,内部脏器各种机能才能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