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望诊 中医看指纹判断疾病

宝宝望诊 中医看指纹判断疾病

我们知道很多的小孩子容易患有疾病,西医治疗小孩子的疾病,就是根据症状,然后挂水,打针之类的,但是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中医可以根据看小孩子的指纹然后判断疾病。

中医诊病依靠望、闻、问、切四大方法,收集病家的信息,然后四诊合参,断出病家为何病何证。望诊中主要有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望头、发、眼、鼻、耳、口唇、齿、龈、咽喉等苗窍,还要望皮肤、望排出物等。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的手段之一,很少用于成年人。

其实,成年人手的指纹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也是有所帮助的。手的皮肤颜色、枯荣,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儿童的手娇嫩、光滑、润泽、纹路清晰润活,说明儿童脏腑气血充盈旺盛 老人的手皱皱褶、暗晦、枯槁、青筋暴露、纹路刻板,说明老人脏腑气血已经衰落,尤其是手的肌肉萎缩,更是标志着此人脾胃功能的衰弱已十分明显。当然,判断一个人的脏腑气血的盛衰,绝不能只看手的变化,还要结合看全身的皮肤肌肉的颜色、枯荣,加以判断。

成人特殊的病态手的变化是肝掌。肝掌反映一个人的肝脏已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应及时就医,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看小儿“指纹”,主要是看三岁以内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

古人将指纹称作“虎口三关”。所谓三关是指风、气、命三关。即可将食指上的指纹分为三部分,命名为风气命。靠近拇指一方为风关,靠近食指尖一方叫命关,风关与命关之间叫气关。

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古人将小儿指纹的这种变化概括为四句话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