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法 你了解多少?
中国古典小说中,常有太医为后妃“悬丝诊脉”情节,即将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脉搏上,医生通过丝线另一端的细微反应诊查脉象。实际上,单靠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正确诊断疾病的。
由于古文中“闻”兼有听、嗅两方面的含义,所以中医中的“闻诊”指的是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来测知病况。在某些情况下,“闻”甚至可以作为对疾病诊断用药的主要依据,例如根据不同特点的咳嗽声来判别疾病的真实面目,或是肺燥(气候干燥所致的咳嗽),或是肺实(风痰所致的声带麻痹),或是肺损(久咳伤肺,如肺结核、喉结核等)。
至于问诊,人们更不陌生。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会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发病过程、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明朝时,张景岳总结前人的问诊经验,把问诊的内容归纳成了“十问歌”,后人又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使之成为了中医问诊的一个参考模式。
大约在11世纪初期,中医切脉诊法便传到了阿拉伯。
将四诊所获种种信息加以综合判断,才可称为“诊断”。这也就是“辨证施治”法则中的“辨证”过程。其要点是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谓之“八纲”,而八纲之“纲”,不过是阴阳二字。只要疾病的这一基本属性判断正确,据此施治,便不会有大错。
中国古典小说中,常有太医为后妃“悬丝诊脉”情节,即将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脉搏上,医生通过丝线另一端的细微反应诊查脉象。实际上,单靠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正确诊断疾病的。
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疾病表现,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例如面对一位右心衰竭造成肺循环障碍,导致液体渗出、继发肺部炎症而发热的患者,用治疗感冒、肺炎的清热解毒之法是断然无效的,只有在认识到其“假热真寒”的本质后,大胆使用强心药,才能起到循环改善、渗出吸收、炎消烧退的效果。实际上西医在处理这样的病人时,除用抗菌素外,也会配合强心、利尿、补钾的药物。这样看来,中医西医殊途同归,并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
-
发烧注意什么问题?注意适当穿衣发烧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穿衣,避免穿的太厚,否则会影响到身体散热,尤其是孩子发烧的时候,家长要注
-
经常性摸脉防止心脏病的出现当心脏病出现的时候,会引发出突发性的疾病,往往这样的疾病也是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因此,对于能够预防心病出现
-
中医切诊都有哪些特点呢许多人们在进行中医治疗的时候,医生都会用切诊的方法进行诊治,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以及身体的一些其他部位来观察病情的发展,
-
如何为自己把脉看病 需要把的脉有哪些中医是一门很神秘的学问,方寸之间便能知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状态。更神奇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了解如何为自己把脉看病,
-
你的身体出现这些异常症了吗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而且,很多的人平时处在亚健康状态,因此要注意学会一些看自己身体状况都知疾病的方式,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