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切脉”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一、脉诊易学而难精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是中国文化一部分,中国文化,无论中医、中国画、中国书法、京剧、围棋、气功、太极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易学而难精。
脉诊,浮沉迟数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迟数,老师学生都会有相同的感觉。难在三部九候和微、涩、散、革、结、代、芤、牢、伏等。
由于人的各项生理效应产生变化都极其灵敏,脉诊所得有时无法重复,师生授受时,难以手把手地教。正是“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过去的不可得,现在的留不住,转瞬即逝的感觉,常常在师生间无奈地发生。不过我们在临床带教前,师生都作了充分沟通,尤其是在对老年患者诊脉时,久按或换人再按,多发生变化,老师按寸微,学生按寸关都弦;老师按弦而带涩,学生没有涩的体会,老师再去重按,真的没有涩的感觉了。如此等等。
因为脉象难以重复,所以近代以来的多种脉象仪都以无声无息而告终。科研得奖而不能推广应用的另一原因,是脉诊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九候。我曾欲与脉象仪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枝教授合作,验证胸痹“阳微阴弦”与冠心病临床脉图的关系,李枝教授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们的脉象仪只有一个点,力难胜任。”再者,该脉象仪课题进行时,请了几位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之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诊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要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笔者以为,这种慧悟、目明心开、神乎神,是渐进渐悟的过程,必须以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归是浅。再者,平心静气,专心一意的定力是获得慧悟的一个重要条件。
-
发烧注意什么问题?注意适当穿衣发烧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穿衣,避免穿的太厚,否则会影响到身体散热,尤其是孩子发烧的时候,家长要注
-
经常性摸脉防止心脏病的出现当心脏病出现的时候,会引发出突发性的疾病,往往这样的疾病也是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因此,对于能够预防心病出现
-
中医切诊都有哪些特点呢许多人们在进行中医治疗的时候,医生都会用切诊的方法进行诊治,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以及身体的一些其他部位来观察病情的发展,
-
如何为自己把脉看病 需要把的脉有哪些中医是一门很神秘的学问,方寸之间便能知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状态。更神奇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了解如何为自己把脉看病,
-
你的身体出现这些异常症了吗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而且,很多的人平时处在亚健康状态,因此要注意学会一些看自己身体状况都知疾病的方式,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