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涉知病 多诊识脉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千变万化,初上临床或从事临床不久的医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病症,往往感到茫无头绪,手足无措。特别是遇到中医书上所说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和“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等扑朔迷离,似是而非的假象时,更给临床辨证和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医者广泛接触病人,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熟悉分析和鉴别疾病的能力,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要而言之,欲知晓疾病,非广博经历不能为之,褚氏所说的“博涉知病”,即是此意。
多诊识脉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技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脉象、脉法和脉的主病等论述十分丰富。仅就脉象(脉的形态)而言,晋·王叔和《脉经》中就分24种脉象,其形态各异,后人虽有歌诀、图像等形象地予以描述,但真正掌握起来仍十分困难,医林早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等谚语,生动地表达了脉象的辨认殊非易事。初出茅庐的医生可能更有切身体会。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惟有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即在实际工作中仔细琢磨,潜心领会,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立思考,又要善于向有经验的老中医请教,这样进步就会更快。褚氏所说的“多诊识脉”,确是至理名言。
屡用达药 中药品种成千上万,最常用的就达数百种之多。要准确掌握其性味、主治和功用,单靠书本知识是绝对不够的,更有赖于在临床中反复应用和观察,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达到熟能生巧,为我所用的目的,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如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于是力倡重用山茱萸救治“元气将脱”之证。又如张山雷氏认为忍冬一药,“治痈疽疮疡的功效,其藤叶尤胜于花”,这是他屡经试用所得出的结论。这些本诸实践的阅历有得之见,最有助于临床。更值得指出的是,对于药物知识,我们不能拘泥古人之说,一味盲从,还须经过再实践再认识。如现代临床发现关木通对肾脏有毒害作用,这是古人始料不及的,教训极其深刻。褚氏所谓“屡用达药”,堪为座右铭。
-
发烧注意什么问题?注意适当穿衣发烧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穿衣,避免穿的太厚,否则会影响到身体散热,尤其是孩子发烧的时候,家长要注
-
经常性摸脉防止心脏病的出现当心脏病出现的时候,会引发出突发性的疾病,往往这样的疾病也是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因此,对于能够预防心病出现
-
中医切诊都有哪些特点呢许多人们在进行中医治疗的时候,医生都会用切诊的方法进行诊治,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以及身体的一些其他部位来观察病情的发展,
-
如何为自己把脉看病 需要把的脉有哪些中医是一门很神秘的学问,方寸之间便能知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状态。更神奇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了解如何为自己把脉看病,
-
你的身体出现这些异常症了吗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而且,很多的人平时处在亚健康状态,因此要注意学会一些看自己身体状况都知疾病的方式,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