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知的刷牙七大误区

生活中必知的刷牙七大误区

我们每天都要刷牙,刷牙不仅为了清洁牙齿,更是为了保护牙齿免受各种食物残渣的侵害。但是我们每天刷牙有是否真的起到了作用呢?我们刷牙的方式方法有是否是正确的呢?有人会说:刷牙谁不会!挤下牙膏放在牙齿上刷就好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会陷入误区,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刷牙7大误区。

误区一:每天只刷一次牙

正解:吃完一顿饭就要刷一次牙

爱护牙齿的人早晚都会刷一次牙,而马虎的人也许就只在早餐前对牙齿稍作清洁。但其实,最好的做法是:每吃完一顿饭就刷一次牙。

在吃完食物10分钟左右漱口或刷牙,可有效降低蛀牙出现的几率。这是由于饭后10分钟内,口腔里的酸度达到高峰,酸性物质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脱钙现象,造成蛀牙。如果没办法做到饭后刷牙,可以用漱口代替。

误区二:刷牙越用力越干净

正解:刷牙用力过大牙龈萎缩

很多人在刷牙时很仔细,认为刷牙时间越长,越用力,牙齿越干净。而科学研究证明,那样做牙齿会受到很大损伤。刷牙用力过大会造成牙齿表层釉质与牙本质之间过分磨耗,出现牙齿过敏、牙髓暴露、甚至使牙龈损伤、退缩,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

标志是你的牙刷使用2-3个月即出现刷毛弯曲(在无接触热水的情况下)。

误区三:水果和酸性食物会辐射牙齿 吃完就要马上刷牙

正解:吃完酸性食物马上刷牙会加速腐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