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诊脉指导临床诊治疾病
“下难明”,一到临证仍然是一头雾水,这是因为学习脉诊走入了一个误区。脉诊并不是一种可以炫耀的技巧,而是要切切实实地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
脉诊乃“望、闻、问、切”四诊之一
它在疾病的诊治中有着区别于望、闻、问诊的独特作用,我们既要反对过分夸大脉诊作用来“神话脉诊”,又要充分认识到脉诊重要的临床价值。如果就具体的指导疾病诊治而言,我认为脉诊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临床四诊务必全面,而诊治效验又必须重点着眼于脉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一个中医真正的功力深浅,四诊当以脉诊为先。
中医传统对于四诊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望、闻、问、切”,这只是它们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顺序,并不能代表其在诊治疾病过程中重要性的先后顺序。中医看病总是先望病人之神色形态,次闻其气息音声,再问其所苦,最终结合脉诊以明确诊断。《内经》有“望而知之谓之神”,所谓神圣工巧的说法,如果连脉诊都不能精熟,安问其余?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好些中医初学者把一本《濒湖脉学》倒背如流,“在心易了,指能体现其临床价值。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将脉诊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将中医临床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张仲景的平脉辩证,在临床上脉与证是分不开的,而且相依为用,甚至有时候辨症重于平脉。《伤寒论》“×××病脉证并治”,以脉、病、证、治并举,将脉象与病因、症状、病机、辩证及其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辩脉与辩证相结合,论脉寓于辩证之中,并根据脉象变化判断病因、分析病理机制,指导辩证治疗。
如《伤寒论》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将脉象的浮和头项强痛的症状作为太阳病辩证的总纲。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将脉缓作为太阳病表虚的主脉。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根据脉象的变化判断太阳病的传变。第394条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根据脉象分析病机确定治疗原则。
脉诊的临床价值体现于疾病诊治的全部过程 辨识病因与病位,洞察疾病本质;确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反馈病情进退,检验用药正误;预测病情预后,做到胸有成竹。
-
口干难受怎么办 中医教你这样缓解口干如果出现口干难受的现象的话,也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困扰的,那么口干难受,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
-
晚上经常失眠怎么办?失眠注意几点失眠会严重困扰到生活,睡眠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睡眠的原因非常复杂,失眠应该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缓解,失眠不仅会影响到身体的新
-
你知道如何解决偏头痛问题吗?偏头痛是一种常见问题,生活中不少人会有偏头痛的问题,偏头痛可以采用冷敷或热敷的方式来缓解,尽量让颈部得到放松,能有效缓解
-
偏头痛怎么办?按摩能快速缓解吗偏头痛可能是生活压力过大造成的,所以,大家应该要注意缓解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并且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按摩穴位可有效缓
-
视力疲劳怎么办?如何远离视觉疲劳长时间用眼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问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容易出现视觉疲劳,所以要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尽量注意工作和学习姿势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