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可能与疾病有关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根据一个人说话声音的变化,可以疾病寒热虚实的。所以,一个人声音的变化可能与疾病有关。
由于脏腑、形质、禀赋、性别等差异,人的声音也有大小、高低、清浊等区别。通常正常的声音,具有发声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楚、言与意符、应答自如等特点,这是人气血充盛、发音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因情绪波动而引起声音的波动,比如喜时发声欢悦而散、怒时发声忿历而急、悲哀时发声悲惨而断续、快乐时发声舒畅而缓、敬则发声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而和蔼、惊则发声慌张而紊乱,也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如果平时声音都属正常,但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以下变化时,则提示你要多关心自己的健康了。
1.音调音高突然变化,可判断病变的寒热虚实。发声高亢,洪亮有力,多属实证、热证,表示*正气充足,或阳热亢盛,机能活动亢奋,如心肝火旺等;发声低怯,细弱无力,多属虚证、寒证,表示*正气虚衰,或阴寒凝滞,机能活动衰减,可见于脾肾亏虚。
2.语音重浊,说话时声调沉闷而不清朗,如在室中言。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或内有痰湿困阻所致,提示肺部发生疾病。
3.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如果是突然发作,多属于实证,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之邪,客喉袭肺,肺气失宣所致。此谓“金实不鸣”。而久病音哑或失音,渐渐加重,多属虚证,常因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枯液涸,喉失濡润所致。此谓“金破不鸣”。
4.语无伦次,说话颠三倒四,伴神志不清、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所致。常见于热病。
5.口吃或说话不利落,但是神志清楚、思维正常,多因风痰阻络所致,常见于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知道了声音的变化可能与疾病有关,事实上,就像*是一个整体一样,望气色、闻声味、问情况、切脉搏四诊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听声音更需要配合其他三诊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
相关文章
-
口干难受怎么办 中医教你这样缓解口干如果出现口干难受的现象的话,也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困扰的,那么口干难受,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
-
晚上经常失眠怎么办?失眠注意几点失眠会严重困扰到生活,睡眠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睡眠的原因非常复杂,失眠应该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缓解,失眠不仅会影响到身体的新
-
你知道如何解决偏头痛问题吗?偏头痛是一种常见问题,生活中不少人会有偏头痛的问题,偏头痛可以采用冷敷或热敷的方式来缓解,尽量让颈部得到放松,能有效缓解
-
偏头痛怎么办?按摩能快速缓解吗偏头痛可能是生活压力过大造成的,所以,大家应该要注意缓解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并且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按摩穴位可有效缓
-
视力疲劳怎么办?如何远离视觉疲劳长时间用眼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问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容易出现视觉疲劳,所以要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尽量注意工作和学习姿势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