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的方药分析!

败毒散的方药分析!

败毒散治疗以外感风寒湿邪为主的虚人外感,所以全方散寒祛湿是方中主体部份,由于患者有一定的正气不足,所以有一定的病理产物产生,配合益气,总体治法叫益气解表。但侧重在发散风寒湿邪。

这方从方剂组成来看,也有很多带有创造性的,君药是羌活,独活同用的。羌独活同用体现了祛除一身风寒湿邪,而且增强止痛力量,协同了。这也是运用历史上的一种进步了。在唐朝的时候,独活用得很多,因为那个时候用药的名称羌独活。

川芎和柴胡,这两味药是和这个九味羌活一类不同的,这里使用柴胡,有一点正气不足,需要发散,很多用柴胡,它透的半表,正由于正气不足,邪容易入里,前面柴胡解肌,柴胡、葛根,少阳阳明也是病邪入里化热过程当中,进入越过经过了体表,经过太阳。在这里用柴胡也是考虑到反正有点正气不足,散的时候,柴胡可以,不是作用于最浅表,而是使半表之邪外散了。川芎可以增强止痛作用,又有活血的意义,所以治风,和活血的相结合,也是后世在祛风药治痹痛方中常用的方法。体现治风先治血,散风药和活血药同用,加上川芎本身就能够止痛散邪,正是由于柴胡川芎的运用,对后来这个方,主要就在后世,用于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的。这两个药意义是很大的。同样发散风寒湿邪,那怎么不用九味羌活汤呢?这也发散风寒湿邪,是考虑了*正气可能有所不足情况下,体内病理产物的产生,这方面考虑的多。

佐药这里有三组,第一组,桔梗枳壳,就这个时代开始用,后世用的很多,桔梗开宣,枳壳降气,一结合呢,一升一降,它可以畅通从胸部到脘腹气机,往往用桔梗枳壳这个结构,多数是在胸脘,胸脘,气机阻滞,它一升一降,畅通气机。不管是津液凝聚成痰,需要化痰,不管是血液瘀滞,需要化瘀,都可以用桔梗枳壳,后面配伍其他方里可以碰到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