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的病机分析!

败毒散的病机分析!

败毒散可以散寒祛湿、益气解表,可以治疗的是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类病人以外感风寒湿邪为主,但是病人的体质为虚*质。

主证病机分析是:1.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2.气虚: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 。

它的外感风寒湿邪,是这个方主治里的主体部分,主要部分。所以恶寒发热(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无汗,这组基本上是典型的外感风寒挟湿,而且属于表实证的表现。这种还是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的基础加上挟湿,那就类似于九味羌活汤证的外感部份,外感风寒湿邪部份。

除此之外,从体质因素讲,这类病人多少会有一些,有一定的正气不足,但是一般来说,没有典型气虚证,没有那些基础的气虚证,鼻塞声重这一类的,外感挟湿可以形成,咳嗽有痰往往是表湿引动内湿,也可以发生。胸膈痞满是因为肺气不宣,咳嗽有痰,痰可能阻滞气机不同程度,产生这个胸膈痞满,这都不属于主证。主证仍然是外感风寒湿邪为主的。它的气虚的反映呢,主要这个方运用,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这类外感风寒湿邪。就是从体质因素上,久病之后的一种体质因素,或者老人小儿,老人们多容易气虚,功能衰退,小儿属于元气未充,脏腑娇嫩,所以用发散药的同时,要兼顾,顾护正气,而且正气驱邪力量不足。

所以从主治证候分析,第一个,就是说疑点,这气虚反应在哪里?气虚很多反应在体质因素上,证候表现上不明显,体质因素反应出来的气虚特点,以及一定的脾不运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