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治证候分析!

银翘散治证候分析!

银翘散可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邪郁肺卫证。银翘散是一个运用非常广泛的方子,外感风热,温病初起,银翘散都有很好的疗效。
 
银翘散是《温病条辨》上很重要的方。这方虽然出自《温病条辨》,实际上里边都是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里的很多处方,吴鞠通归纳总结出来的。很多用药特点、技巧。它主治证候是一种外感风热,邪郁在肺卫证。邪郁肺卫证强调外邪侵犯体表,邪正相争在体表为主。但并不等于说不涉及肺系,不涉及到纵向的呼吸道,都涉及。但是银翘散和桑菊饮一比,和其他方比,它侧重在于发热。发热是邪正相争在体表皮毛,这个为特点。

从外感风热来讲,我们还是看它风热作用于体表以后产生的表现。从性质来讲,风和热,风性疏泄,热性松散,侵犯体表,和体表的卫气相作用,初起阶段必然有一个邪郁肌表,毕竟是外邪,闭郁肌表的时候,有一个无汗的阶段。由于风和热基本都是阳邪,邪正相争必然发热重,恶寒轻而短。这是它的特点。从理论上讲,恶寒发热同时并见才是表证,风热和*体表阳气两阳相争,那发热必然重。为什么说恶寒轻而短?初起在无汗阶段,那邪正相争于表,正气不能温煦体表,可以微有恶寒。由于温热病邪传变快,前面说的发病急、传变快,很快就有入里之势,表热还在,里热出现很快,这个时候,随着病邪入里,恶寒就可以没有了。所以在《温病条辨》上讲到银翘散主治的时候讲,太阴风温,太阴肺,风温初起,但热而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光发热不恶寒了,这个时候它提到这个了。这时候实际上是什么呢?说明表证,外感的风热或风温初起的那个温热病邪开始入里了,里热开始,早期里热也产生了,逼迫津液外泄,就会有汗了。而这时的有汗,往往是有汗不畅,为什么?体表还有表邪了,汗出不畅。所以完整的讲应该是无汗或有汗不畅。
 
脉浮数,浮脉主表,数脉主热。外感风热,风邪犯卫有发热、恶寒、头痛、有汗或无汗、脉浮数;热蕴成毒有咽痛;邪犯肺系有咳嗽;邪热伤津有口渴;表热入里有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这前面温邪犯卫这一段,应该说是它的主症部份,特别是发热重,恶寒轻而短,脉浮数。这是它判断在风热犯卫在表的一个基本见症。无汗或有汗不畅,反映了动态的温热病邪,在由表开始入里的两个阶段。热邪蕴结成毒,可以引起咽痛,严重的红肿疼痛。所以这方也能治扁桃体炎这一类。它兼有一定的表证。咽痛是早期热毒的一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