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用六味地黄丸雪上加霜

肾阳虚用六味地黄丸雪上加霜

“听朋友们说六味地黄丸有疗效,就试着吃,没想到效果不错。首先是睡得香,其次是走起路来脚下带风,腰也不疼了,吃饭也觉得比以前有味道了。”这是很多服用过六味地黄丸的消费者体会。现在许多人喜欢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特别是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当作补肾的保健品长年服用。

此外,许多女性听说六味地黄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会经常服用以延缓衰老。令大家感到踏实的是服用这味药长时间以来没有添新毛病,所以就决定一直服下去。“反正大家都吃,应该没什么副作用。”很多消费者都是这样的心理。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为主,主治肾阴虚。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由于是中药,六味药材选材如何,药效就有着很大的差别,所谓“药材好、药才好”。像其主药——山茱萸以素有“天然药库”的八百里伏牛山出产为最佳,宛西制药生产的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所选用药材就出于此,并且同传统剂型相比因其为浓缩丸、剂量少、易吸收更适宜现代人养生保健的新要求。年初,宛西制药“仲景”品牌更是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这充分印证了其好药品质。

六味地黄丸是味好药,但有些人群是不宜服用的。例如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此外,老年人不能一感到腰酸背痛就吃六味地黄丸,因为腰疼不一定都是肾虚,像腰椎骨质增生、肾结石和腰肌疲劳也会腰酸背痛。但是,长期过量服用六味地黄丸会影响食欲。老年人不要自医自治,服用之前最好经过医生检查,在身体无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遵医嘱服用,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病情决定用药量。

最后还要再强调一点,服药之前要确认: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六味地黄丸能长期吃吗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开始流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男女皆可,老少皆宜。六味地黄丸是妙药仙丹、保健佳品吗?

六味地黄丸属非处方药,此药源于宋代,当时的儿科专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收载有此方,原名地黄丸,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解颅”病,即婴儿出生至一岁以后囟门仍迟迟不能闭合。此方原本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局限性。

解颅一病因肾精亏虚、脑髓不足所致,故当以补肾益阴、健脑生髓为治疗大法。该方以熟地黄为主要药,配以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共同而成。由于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内、妇、儿及五官等诸科疾病,称其为六味地黄丸,并一直延用至今。

六味地黄丸在中药补益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剂和基础方,被医家称为“补肾要药”。

补肾要药其华在发

中医学认为肾属五脏之一,在*生命活动中为“先天之本”,中医学所说的“肾”,不是简单的肾脏实体,还包含了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功能活动。无论是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还是生殖之精皆藏于肾,用其来维系*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即对*的水液输布与排泄;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即主宰骨骼的质地,及关节的活动,还包括骨髓和脑髓的充盈;肾主纳气,即将肺脏吸进的清气予以吸纳利用,以充元气;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即维系耳的听力,头发的生长与濡润。中医所说的肾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耳朵、头发、牙齿、阴器等组织器官均有密切的关系。一旦肾出现异常(肾虚)会相应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另外肾还有肾阴、肾阳之分,肾阴指肾精等物质基础,肾阳指肾的功能活动,因此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治法上存在根本的区别。

对肾阴虚下六味地黄

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肾阴之剂,专为肾阴不足所设,肾阴虚的表现主要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骨节间定时发热,犹如在蒸笼当中的感觉)或手足心热,或消渴,口燥咽干,或虚火牙痛,或虚烦少眠,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在临床中肾阴虚与肾阳虚皆有腰膝酸软之症,两者之区别在于对寒热的反应,所谓“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上面所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脉数等皆为内热之证,故其证为肾阴虚,适合服用该药。肾阴虚见症颇多,往往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多项病种,如慢性肾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小儿佝偻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病,皆可有肾阴虚的症状。上述病症凡符合中医肾阴虚症候者皆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另外*出现对记忆力下降、腰背膝足疲惫、视力疲劳、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等早衰征兆时,服用六味地黄丸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六味地黄丸从创制到如今已有近千年,“有是证,用是药”,只有符合中医肾阴虚的诊断标准才适合服用此药。

后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衍变出一些新的药物,如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二药,名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清虚火作用,用于阴虚火旺,五心(手心、足心、及心胸部)烦热较重者;原方增加枸杞、菊花二药,名杞菊地黄丸,可用于肝肾阴虚,视力下降,两目干涩;目暗不明;原方增加麦冬、五味子二药,名麦味地黄丸,可用肺肾阴虚,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原方增加当归、白芍二药,名归芍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血不足、面色无华,头晕耳鸣,月经不调;原方增加五味子一药,名都气丸,用于肺肾两虚,少气懒言,动则气喘。

肾阳虚用六味地黄雪上加霜

同其他药物一样,服用六味地黄丸也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并有一定的用药禁忌。不良反应表现为胸膈痞闷、脘腹胀满、火粘乏味、食欲下降、大便溏泄等。其原因是方中熟地黄性质过于滋腻所致,若同时服用香砂枳术丸或香砂养胃丸,可以减少或消除上述不良反应。禁忌症主要有三:一是感冒发烧、腹痛腹泻者,即使有肾阴虚之证也不宜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为滋补之品,有敛邪之弊端,此间服用易致闭门留寇,必须待邪祛病愈后才可服用;二是痰多咳嗽、腹满便溏、舌苔白腻者不可服用,因这类病人属痰湿内盛,服用非旦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三是肾阳虚腰膝酸软、小便频、大便溏、肢冷畏寒不宜服用,因肾阳虚者当行温补肾阳之法,服用六味地黄无异于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