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吗?

六味地黄丸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吗?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无论传统的上、中、下“三消”,定病位于肺胃肾,还是现代中医学者分期分型辩证,病位在肝脾肾,由于肾为一身元阴之根本,久病必涉及肾,故消渴病的补肾养阴治法历来受到重视。六味地黄丸则作为补肾养阴的代表方而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治疗。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丸)”。在古医籍中有地黄丸方近20首,而流传最为广泛且沿用不衰的是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首。该方是钱乙从东汉张仲景方——金匮肾气丸中减桂枝、附子而成,当时作为幼科补肾专药。其方由六味药组成: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空腹淡盐汤或温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1丸,也可作汤剂煎服。因方中药共六味而以地黄为君,故名为六味地黄丸。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谓之“三补”,以补肾养阴为主,兼补肝脾;茯苓、泽泻、丹皮,谓之“三泻”,利湿泻浊的同时,兼可泻火。它是以补肾为主、补泻结合的名方,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咽干、头晕、耳鸣、遗精、阳痿、盗汗等症。

六味地黄丸主要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随症加减。对于肾阴亏虚为主,以“下消”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患者最为适用。现代研究发现,它不仅有一定的辅助调节血糖作用,而且对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等也有一定益处。

经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六味地黄丸又衍生出许多方剂,其中尤以知柏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最为常用。知柏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主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杞菊地黄丸则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之视物昏花或目痛干涩等症。这三首方剂都可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但临床应用时又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