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味地黄丸的趣闻及功用

关于六味地黄丸的趣闻及功用

公元1079年,钱乙被召到汴京,治好了太子病,受到了皇帝的重用和赏赐,顿时声名大噪,许多太医嫉妒,不服气。一天,钱乙及其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一位赵姓太医带了钱乙开的一个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按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象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遗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稚阳之体,阳气旺盛,故减附子、肉桂辛热燥亢之品,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你看对吗? ”这位太医听了,连声道:“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佩服佩服!”其弟子阎孝忠将之记载,后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流传至今。

一、六味地黄丸专为肝肾阴虚而设

钱乙把八味肾气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专以滋补肾阴,如何判断是肝肾阴虚呢?阴虚是中医学的一个症候,它最明显的特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从脏腑来说,肾阴虚除一般的阴虚症状外,还有腰膝酸软,足跟痛,遗精,女子崩漏;肝阴虚除表现出一般阴虚症状外,还有耳鸣胁痛,目干畏光,两目昏花,夜盲,急燥易怒,爪甲不荣,筋惕肉瞤,故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症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手足心热、耳鸣口干、神疲倦怠,脉细数,舌红苔少或苔黄等症状。

二、六味地黄丸临床所治疾病及原则

二十余种中医期刊杂志对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个案报道有58种病症;另外还有人综述有31中病症可以运用,综合起来有肾炎水肿、尿毒症、肾病综合征、激素副作用、淋证、石淋、血尿、癃闭、顽固性多尿、小儿遗尿、小儿不明原因发热、阳痿、血精、遗精、不射精、精子密度过高不育、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咯血、老年虚喘、高血压病、消渴、烦渴便秘、泻利不止、颈椎病、痿证、早衰、眩晕、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失眠、脱发、耳聋、慢性喉喑、青光眼、白内障、黄斑盘状变形、玻璃体出血、视盘脉管炎、中浆病等。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的知名度非常高,其制剂又是现成的蜜丸或水丸,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其临床使用率特别高。通过以上病症列举就给人一种印象,好象什么病都可以用,而事实上能不能运用六味地黄丸取决于辨证结果,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中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