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专题 > 高血压

高血压的拔罐方法都有哪些

高血压的拔罐方法都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需要注意中医拔罐中医拔罐现在比较常见,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抗疲劳,全面的进行治疗疾病,高血压患者也可以进行拔罐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全面的进行调理,那么,高血压的拔罐方法都有哪些?

技术一

拔罐部位:曲池、风门、足三里;肝火亢盛型加太阳、阳陵泉;心虚阳亢型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肾精不足型加血海、关元、阴陵泉、太溪、复溜。

操作规程:采用单纯罐法,或刺络拔罐法;阴虚阳亢型采用单纯罐法,或水罐法,也可用针刺后拔罐法;肾精不足型采用单纯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排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处。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功用。

技术二

拔罐部分:肝俞、筋缩。

操作规程:有梅花针叩刺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以拔出瘀血2~3ml为度。

附:筋缩穴:隶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技术三

拔罐部位:第7颈椎至骶尾部督脉及其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操作规程:采用走罐法至皮肤紫红为度,有心脏病或肾病者,走罐后于心俞、志室穴上闪罐4~5次,然后,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施以针刺后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技术四

拔罐部位:肝俞穴(双侧)。

操作规程: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用梅花针中强度叩刺穴上述穴位出血,然后闪火拔罐,留罐时间为5~10分钟,每穴吸拔出血量2~3ml。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

大家应该注意这些常见的拔罐方案,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正确地进行拔罐方式,避免造成肾脏功能不足,而且要注意全面的进行调理,才有助于调节气血,避免造成血压升高,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这些常见的保健,而且要注意穴位的调理方法,正确地进行拔罐的身体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