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日常需遵守的“三个三原则”
高血压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而且是中老年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那么高血压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病人“三个三”的保健处方:
1.三个半分钟: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在床沿上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为什么要对心脑血管病人特别强调“三个半分钟”呢?因为临床上发现,脑血栓、脑溢血、心脏猝死等症常发生在夜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许多病人的心脏跳动一天都很平稳,惟独夜里有几次大的波动,且大多数病人夜间起床上厕所时,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更容易发生危险。“三个半分钟”简单易学,一看就会。不用花一分钱,只要把它付诸实践,至少可以使50%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猝死。
2.三个半小时:早上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然而,许多人没有把运动摆在与膳食、睡眠同等的位置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里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病人,步行运动要注意“三、五、七”:“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剧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这样中等量的运动能保持有氧代谢。运动量过大、心率过快,会变成无氧代谢,不利于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在早期阶段是可逆的。有研究证明,有规律地步行1年后,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10%以上。
3.三杯水:晚上睡前、半夜醒来和早晨起床后各饮1杯温开水。因为夜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和半夜醒来饮一杯水,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当然,不必为饮水而特意在半夜醒来,以致影响休息。早晨8~10点钟是血压高峰期,心脑血栓极易形成,饮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另外,早晨起床后饮水还可起到通便的作用。
严格防治高血压病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长寿格外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保健。
好文推荐:
-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什么?高血压患者要合理调整饮食饮食,尽量做到清淡,多吃些水果蔬菜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有利于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不宜吃高脂肪类食
-
高血压护理方法有哪些?高血压患者要做好护理工作,科学用药能起到降压的作用,并且要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要盲目用药,盲目用药会导致血压升高
-
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哪些优势?高血压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老年人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而且还会出现心脑血管硬化的情况,老年人患高血压危害比较大,而且
-
高血压要注意哪些问题?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避免大发脾气,否则会导致血压不稳定,从而也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患者要做好心脑血
-
高血压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也会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高血压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血压,并且要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