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药粥之椒面粥的做法
人们在生活当中对于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并且当人们的身体内的寒气比较重的情况下对于身体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能够帮助我们散寒的药粥的做法一定要积极的了解起来,那么散寒药粥之椒面粥的做法是什么呢?
散寒药粥之椒面粥
椒面粥暖胃散寒,温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胃寒呃逆或呕吐,以及遭受寒湿引起的肠鸣腹泻。
【粥力组成】蜀椒3~5克,白面粉2~3两,生姜二片。
【功效主治】暖胃散寒,温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胃寒呃逆或呕吐,以及遭受寒湿引起的肠鸣腹泻。
【煮制方法】先将蜀椒研为极细粉末。每次取适量同面粉和匀,调入水中煮粥,后加生姜稍煮即可。
【粥义解说】蜀椒,又名花椒、川椒、为芸香科梢物花椒的果皮,其果实名“椒目”,也供药用,功专利水消肿。
蜀椒味辛性大热,有强烈的温中散寒作用。前人认为:“椒,纯阳之物,善散阴寒,能温中而止痛,暖脾而止泻。”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食欲不振、肠鸣、腹泻等,均有很好的效果。蜀椒同面粉煮粥,可增强补中暖胃的作用。据《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八·食治门》载“椒面粥方,治久患冷气,心腹结痛,呕吐不能下食。蜀椒去目及闭口者一分,炒出汗,浸一宿,焙干末之,白面二两,上将椒末于面内拌匀,于豉汁中煮令熟,空腹食之。”在原方中加生姜一味,可以加强温中的力量,提高止呕的疗效。
【注意事项】蜀椒为大热之品,并有强烈的辛辣气味,煮粥时用量不宜过大,且病愈即止,对一切热性病患者均不可选食。
【来源】《普济方》
本书为明朝初期周王朱橚及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所编。朱橚为明大祖朱元璋第五子,初封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朱橚“好学能文,留心民事,尝作救荒本草”。他博引历代名家方书,兼收其他传记杂说以及道藏佛书等有关资料,主编了《普济方》,故本书拥有明初以前广大人民的医疗经验。全书共426卷,1960论、2175类、778法、61739方。因此,从其内容来说,该书是我国历古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其中257~259卷,均为食治门,对药粥的冤集极为丰富。全书按疾病分类,共收载药粥180方,对食治的重要意义,颇多论述:“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不明药者,不足以除病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者可谓良工。”他对于应用药粥治病,颇有研究:“米虽一物,造粥多般,色味罕新,服之不厌。须记远取净甜之水,细别粟米之精。山药、粟黄、蜀黍、红粳、白糯、辛仁、葱白、生姜、拌面、莱齑、皆可煮粥。故粟米百种,用一石令色味新,更改换翻腾做粥,温热调停,香异味奇,神清意乐,喜则气缓。治寺为身命之源,饮膳可代药之半。”椒面粥即选自《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九·食治门·食治心腹痛》中。
【参考资料】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食治老人诸疾方笫十四》:“食治老人脾胃虚弱,冷痛,泄痢无常,不下食,椒面粥方。蜀椒一两,熬捣为末,白面四两。上和椒拌之令匀即煮,空心食之,日一服,尤佳。”
《饮食辩录·卷二》:“花椒粥:川产最妙,随处土产者亦可用,但宜陈耳,研末纤少入粥,主胸腹胀满,冷痢剌痛,又主蛔虫上膈,烦躁吐涎。”
《本草纲目·第二十五卷》:“花椒粥辟瘴御寒。”
《老老恒言·卷五》:“花椒粥,加炒面煮粥。温中暧肾,除湿,止腹痛。”
其实当人们的身体内的寒气过重的情况下身体是相当的容易出现生病这样的现象的,并且大部分的这样的人群是会经常性的出现生病这样的现象的发生的,因此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人们一定要积极的重视起来!
-
男人怎么补肾好 6种食物不可少对于男性来说,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身体都可能会出现一些肾虚的,那么出现肾虚以后也会影响男性的身体健康,一定要记得完全可以通
-
肾虚补肾 这些食材和药材效果好引起肾虚的原因非常多,而且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导致出现肾虚的,那么并非就是因为过度的性生活才会引
-
中医提醒 人到中年要学会排这3种毒人到中年以后,大家都知道身体的抵抗能力也是变得非常弱,而且这个时候身体的垃圾也是变得非常多,一定要记得学会一些排毒养颜的
-
高血压患者喝什么茶能降压?高血压的患者经常用荷叶泡茶和具有降压的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能促进人体脂肪的消耗,菊花茶能帮助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
高血脂吃什么食物能降低血脂?高血脂患者要经常吃些降血脂的食物,鱼类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具有降压降血脂的功效,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