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姜的学问 您懂得多少?

吃姜的学问 您懂得多少?

姜,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少的作料。家中做菜去腥暖胃,姜都是必不可少的。最近几年,药食同源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姜的好处,也发觉了吃姜的学问。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朱熹曾在《论语集注》中写道:姜可“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则更为姜做了全面的总结:“姜可蔬、可果、可药。”“生用发散,熟用和中。久服去秽气、通神明、散风寒、止呕吐、化痰涎、开胃气、解百毒。”由此看来,吃姜的学问很深奥。

从中药药性角度出发可知,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止咳化痰,同时还能温中解毒止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外感及胃寒呕逆。《本草从新》中提到,生姜“行阳气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疾下食。”生姜,素来被前人称为“呕家圣药”。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味,其药物性味却与之相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生姜强,长于温中回阳,还可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病征。

就姜而言,一般体质的人群均可使用,适用于风寒感冒、体寒痛经、晕车晕船者。而邪热阴虚,内热亢盛者则不推荐食用,尤以干姜为主。另外,有科学经验证明,食姜多以早晨为宜,夜晚为弊。所以,姜自然为我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诸多好处,可食用的同时,还应多加注意。吃姜的学问,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