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吃苹果核不会中毒
近日媒体报道重庆有个1岁大的婴儿喝了半碗鲜榨汁,很快开始,家长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苹果核里的氰化物导致中毒。难道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健康水果的苹果中居然藏有剧毒氰化物?
很多植物种子含有氰化物
说到氰化物,很多人会联想到影视剧里的间谍、特工藏在牙齿里用于自杀的氰化物胶囊,而实际上氰化物就在我们身边,没有那么神秘。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杏、梨。苹果也是蔷薇科的一种,所以苹果子同样含有氰苷,当然这些水果的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氰苷大约是50多种,其中最有名的是苷,在苦杏仁中的含量是2%~4%。新闻中说果核含氢氰酸,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果核里的氰苷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出剧毒氢氰酸(HCN),造成人和动物的中毒,《甄嬛传》里安嫔最后吃苦杏仁自杀就是因为氰苷水解出了氢氰酸。
苦杏仁有毒似乎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新闻中苹果子导致的却几乎没听说过。实际上蔷薇科植物里苦杏仁的氰苷含量是比较高的,折算成氢氰酸的话每克可含有几毫克,而其他蔷薇科果实种子中的氰苷就低得多,比如每克苹果子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大约只有几百微克,是苦杏仁的几十分之一。加上人们一般不会有意去吃苹果子,因此中毒的情况极其罕见。
中氰苷含量很低
氢氰酸导致人的中毒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两毫克(1岁婴儿体重大约10公斤),新闻中婴儿喝的苹果汁是用一个苹果打出来的,但一个苹果的子只有几克,换算成氢氰酸最多也只有几毫克。加上苹果子主要留在榨汁后的残渣里,所以苹果汁中即使有氰苷也很少,而且吃进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转化释放出氢氰酸。
尽管婴儿的机体比较脆弱敏感,但从媒体报道的症状来看,孩子吐出果汁后很快状态恢复,笔者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胃肠道刺激引起的不适,而不是氰苷直接导致婴儿中毒,更何况婴儿的呕吐原因有很多。另外,这则新闻本身也有“摆拍”的嫌疑。除了蔷薇科果实,常见的含氰苷的食物还包括鲜竹笋、木薯、银杏果(白果)和一些豆类(比如利马豆)等。高粱、玉米、土豆、南瓜等很多农作物的幼苗或藤蔓里也都有氰苷,时常会导致误食的牲畜中毒。所以氰化物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只不过由于含量有限,所以人们特别关注。
榨果汁要先去核
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因此彻底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国外的一些食品安全机构也建议民众不要生吃含氰苷的食物。另外氰苷在体内可以代谢清除掉,不存在蓄积性。会中毒的马上就中毒,没中毒的也不用担心长期蓄积将来会毒发身亡。对于消费者来说,水果的果核就别吃了,需要榨汁的话也应该先去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之前还有谣言说炒豆角不能盖锅盖,因为里面有氰化物,盖着盖子吃了会中毒。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首先豆角虽然可能含有极少量的氰苷,但这个量本身不存在风险。第二,氰苷水解出的氢氰酸很容易挥发且加热容易破坏,所以盖上盖子反而有利于“去毒”。第三,豆角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皂甙和植物凝集素,只要烧熟煮透就可以破坏。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一些家长为了省事给孩子喝果汁,这是错误的行为。榨汁后的水果残渣里还留有很多有益的营养素,比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应该根据水果的不同,采取刮泥、切片、剥果肉等方式给孩子直接食用。
-
哪些食物不能搭配一起吃?食物的种类比较多,但是大家要注意正确吃东西的方法,有些食物是不能一起吃的,否则可能会产生相克问题,甚至会影响到食物的营养
-
哪些人不宜吃生姜呢生姜作为日常常用的调味品,使其也间接着具有药膳作用,尤其是在身体受到外界寒凉刺激发生的感冒等,此时可以熬制姜汤进行服用,
-
哪些食物可致伤肾脏功能拥有健康的肾脏,使其利于促进身体排尿,而且可以有助的达到养心安神,使之这和日常进行有利护肾养肾食物是分不开的,但通常有些
-
哪些蔬果的皮是不能食用日常人们在食用水果时,为之都有习惯把果肉和连皮一起吃掉,大家都会试想这样会给身体带来极大营养支持,但殊不知有些是不能进行
-
红枣不能和什么同食 大家要注意红枣不能和什么同食?我们都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性味,有些食材可以搭配食用,营养价值会更高,但是有些食材是不能同食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