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应用有讲究 且适量且有节制

药膳应用有讲究 且适量且有节制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药膳,几乎人人都有一些养生常识。可是大家真的了解药膳么?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其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将中药和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可起到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以及防病治病的功效。既然是药物就要区别于普通饮食,要注意中药的性味,药膳的禁忌以及选料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

根据体质来辨证施膳

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其实进补药膳也要根据自身体质做到辨证施膳。中药药性有寒、凉、温、热之分,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来 科学选用。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大葱、生姜、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适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阴证患者, 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易出汗、记忆力差、腰酸膝软、胃寒、便溏、性功能较差等。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马齿苋、荸荠、菊花等,具 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阳证的患者,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