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虽好也需遵守原则 切勿滥补

药膳虽好也需遵守原则 切勿滥补

养生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主题,上次大学同学聚会,我一个朋友谈话句句不离养生,年纪轻轻就开始养生了,这节奏真的是难以企及。都说药补不如食补,于是乎,人民大众疯狂采购食材,在自己家中研发加工药膳。虽然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预防的作用,但是毕竟还是有药这一说,服用药膳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滥补是会伤身的。

因证用膳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因时而异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而药膳多用以养生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