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巧食补 熄灭三类上火

春日巧食补 熄灭三类上火

 冬末春初,气温乍暖还寒,时冷时热的时节,寒冬之后人们的饮食方式和添加衣物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压力巨大,休息不好进步不善都很容易引起“上火”。人们经常提到的“上火”实际上属于中医辨证方法里的热证范畴。其实热证细分之下有实热和虚热,日常生活所见到的“上火”泛指虚热证较多,这些“火”大多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引起,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应该对症下药,及时治疗。下面给出最常见的三种上火及食疗方法。

一、心火

心火分虚实。区别实火和虚火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舌苔颜色,属于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正常人舌苔成淡白色,实火者舌苔厚,土黄。实火伴有小便赤黄,即使喝很多水也无济于事。口腔溃疡迁延不愈、口干舌燥、小便次数频繁、心烦急躁易怒,可服牛黄清心丸以降火。虚火者舌苔不是如实火者明显,主要外在表现有长期低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等,可用生地、麦冬泡茶喝,莲子大米粥也有不错疗效。

二、肝火

肝火旺,俗称“肝火上升”,是*内脏气血平衡调节出了问题,问题不是很严重。《本草纲目》指出,肝火即肝阳,肝的阳气亢盛外发导致的热像,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肝火旺的人临床表现为耳鸣头晕目眩、面色潮红、目赤干痒、口苦口臭少津、烦躁易怒等症状,两肋作痛是肝火旺盛的典型表现。可用莲子炖汤,喝绿豆粥,冰糖雪梨等治疗。

三、胃火

和心火很类似,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者,火气积于胃上部,表现为上腹隐隐作痛带有轻微不适感、口干口苦舌苔淡、大便次数少干硬,可用栀子花、淡竹叶泡茶喝。胃虚火者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的轻微咳嗽、饮食量少食欲下降、便秘、腹胀嗝气、舌苔发红,可服用有滋养胃阴作用的梨汁、新鲜甘蔗、蜂蜜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