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冬笋 开胃健脾清热化痰

常吃冬笋 开胃健脾清热化痰

冬笋是人们很喜欢的一道蔬菜,冬笋既可以生炒,又可炖汤,其味鲜美爽脆。冬笋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冬笋的食疗功效。

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现在正是吃竹笋的最佳时间。

竹笋又名竹肉、玉兰片,是禾本科植物毛竹等多种竹的幼苗。鲜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是在冬天笋尚未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最好;春笋则是在春天笋已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次之。

我国人民以笋入菜的历史悠久,在《诗经》与《楚辞》中均有记载。北宋时期,京城的居民不尚食用鲜竹笋,认为它"刮肠饱"。但文学家苏东坡却特别喜欢食笋,他称竹笋为"玉板和尚",赞美烧笋是"禅悦味",将竹笋奉为"素中仙"。宋仁宗时,苏东坡曾提笔赠诗:"无竹(笋)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

《本草纲目》中记载:"竹笋性寒,味甘;滋阴凉血、开胃健脾、清热化痰、解渴除烦、利尿通便、养肝明目。"现代医学证实: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储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黏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可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淤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尿路结石等病的人不宜多吃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