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做好五个预防 平安度寒冬
随着深秋的来临,气温更低,天气更加的寒凉,这样的环境更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日常的防护,尤其体弱多病的患者更要注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深秋时节易患的五种疾病及预防常识。
防中风
大量临床统计资料表明,70%以上的中风病例发生在秋末和冬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体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等剧烈变化。洗菜洗衣服的时候水温不要过低,不然很容易刺激血管收缩。早晨起床也不要突然起来,要做到缓慢起床,避免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一旦出现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等,要及时送医院诊治。
防肺疾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此外气温突降时期,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可乘虚而入,多发的疾病包括老年肺炎、“老慢支”复发、哮喘病发作等。
秋季保健肺为先。第一,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减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复发。第二,肺喜润而恶燥,所以应注意补水,每天饮水不低于1200毫升,饮食上也要少辛增酸、防燥护阴,多吃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芡实、百合等。
每天做一次呼吸体操可增强肺功能:端坐,全身放松,均匀呼吸,然后躬身弯腰,再使身体上抬,3~5次为1遍。可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反复做3~5遍。注意身体下弯时,宜屏住呼吸。这种方法可通达肺气,疏通肺脉,具有调养肺气的作用,对外邪伤肺及肺气虚损均有调理作用。
防肤损
深秋以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下降,暴露部位水分容易丢失,同时*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使皮肤表面上的水分和油分也跟着减少,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建议在这个季节,洗澡的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长,水温不宜高,少用肥皂等碱性强的清洁用品,防止皮肤表面的脂肪膜受损。饮食上,可多吃青菜、梨、苹果、香蕉、葡萄、银耳等水果和蔬菜,以补充机体适应干燥皮肤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食疗方面,可食用莲子、山药、扁豆、百合、沙参等益气养阴的中药煮粥。鱼、虾、酒、辣椒等食物尽量少吃,以免加重病情。皮肤痒时,切忌抓挠,可涂抹一些润肤乳液。
-
告诉你为什么吃中药需要忌口实践证明,吃中药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
-
眼睛是人体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医说常吃这几种食物明目养生现代人每天用眼过度,白天电脑,晚上手机,被各种电子产品轮番轰炸。眼睛难免干涩、疲劳,久而久之视力还会下降。但是你可以通过
-
在办公室边工作边运动英国一家民意调查和市场咨询顾问公司选取了1000名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白领和一群年龄在16—21岁之间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对他们
-
发烧不退试试这五大退烧穴位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病,通常对身体的伤害不大,因此当发烧体温不是很高的时候,不建议马上就用药治疗,更甚者去医院打针输液,可自
-
女性白领如何自测身体的亚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