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陷入夏吃姜的误区
中医认为姜性味属辛温,入肺、胃、脾经。发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呕吐,痰饮,喘咳;解鱼蟹、鸟兽肉毒。还可治疗脾胃因寒而致的腹痛、腹泻、呕吐等。药食同源,在我们临床上和日常生活中姜是每家每户的必备之品。难道到了夏天每个人都多吃姜就什么病都不得了吗?
从中医理论上说,治疗疾病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食疗上要辨证施膳,因人而异,姜适用于体质偏寒之人,也就是经常腹泻,四肢不温,怕冷喜暖等。而对于阳热体质的人,经常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喜冷之人就不能多吃姜。前者可治疗疾病,而后者则加重病情。食用生姜能治多种疾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生姜食用不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为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在应用生姜时要注意保质、对症和适量。
保质:由于生姜腐烂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樟素,这种物质被胃吸收后很快会到达肝脏,可造成肝细胞普遍中毒变性,特别对肝脏病患者影响更大。如果肝脏病患者误食烂姜,不但会加重对肝细胞的损害,还会危及病人生命。故不能食用烂姜。
对症:由于生姜性辛温、逐寒邪而发表,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应用。如果受寒以后突出的症状是喉痛、喉干、大便干燥等,则不宜用生姜。脏腑有热者也应慎用。如果是热性病症,使用生姜时一定要配伍寒凉药物中和生姜的热性。
适量:姜不能食用过多,过多则大量姜辣素经消化道吸收后由肾脏排泄而刺激肾脏,并可造成口干、喉痛、便秘等。
正确使用姜有三:一是用于脾胃虚寒的腹痛、腹泻;二是儿童因食寒凉食物太多造成的肠痉挛;三是生活中,尤其是夏天吃凉食物过多或在吃海鲜的时候,如:螃蟹、鱼虾时要多吃姜,有解鱼虾之毒,散海鲜之寒的作用。
总之,姜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之物,但要辨证用之,才能有宜于健康。
相关文章
-
告诉你为什么吃中药需要忌口实践证明,吃中药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
-
眼睛是人体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医说常吃这几种食物明目养生现代人每天用眼过度,白天电脑,晚上手机,被各种电子产品轮番轰炸。眼睛难免干涩、疲劳,久而久之视力还会下降。但是你可以通过
-
在办公室边工作边运动英国一家民意调查和市场咨询顾问公司选取了1000名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白领和一群年龄在16—21岁之间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对他们
-
发烧不退试试这五大退烧穴位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病,通常对身体的伤害不大,因此当发烧体温不是很高的时候,不建议马上就用药治疗,更甚者去医院打针输液,可自
-
女性白领如何自测身体的亚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