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应做好心理调节慎防中暑
随着全国各地天气持续高温闷热,许多人出现了心烦气躁、郁闷、易怒等“情绪中暑”的隐性表现,间接导致了车祸、酒精中毒和打架斗殴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对此,专家提醒人们,连续高温闷热天气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谨防出现情绪中暑症状。
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情绪中暑”表现为以下三个症状:一是情绪烦躁不安,不能静心思考问题,办事经常丢三落四,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自己还觉得内心烘热,头脑糊里糊涂;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生活过得没劲,对他人缺乏应有的热情,呈早晨、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由好到坏的变化;三是行为古怪,经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和擦洗鼻子等。
持续闷热天气是“情绪中暑”高发的诱因,其直接“元凶”是由于高温天气影响了*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许多人因天气炎热而食欲减退,加之出汗增多,*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影响到大脑神经活动,使人出现烦躁不安、动辄发火的症状,即使人们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因外界强光线产生烦躁情绪。此外,夏季昼长夜短,蚊虫干扰,气候炎热,影响安睡,使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疲劳,也是诱发“情绪”中暑的重要原因。
专家提醒人们:预防高温情绪中暑重要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一、清淡饮食:应尽量避免进食油腻食品,多吃清淡、洁爽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咖啡、菊花、金银花露等都有较好清火功效,能够有效消热、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同时,要注意多饮水,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
二、清凉居室:应趁早晚室外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时应紧闭门窗,拉上窗帘,必要时使用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制造阴凉环境,可使人心静神安。
三、清静思想:要注意克服性格弱点,保持淡泊宁静心境,学会转移不顺心之事,做到既“修身”又“养生”。此外,活动时应趁曙光初照、空气清新的早晨,到公园等草木繁茂、空气新鲜处散步锻炼,吐故纳新。还可选择凉风习习的傍晚,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会使人们心静似水,心旷神怡。另外,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避免“情绪中暑”症状的发生。
-
告诉你为什么吃中药需要忌口实践证明,吃中药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
-
眼睛是人体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医说常吃这几种食物明目养生现代人每天用眼过度,白天电脑,晚上手机,被各种电子产品轮番轰炸。眼睛难免干涩、疲劳,久而久之视力还会下降。但是你可以通过
-
在办公室边工作边运动英国一家民意调查和市场咨询顾问公司选取了1000名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白领和一群年龄在16—21岁之间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对他们
-
发烧不退试试这五大退烧穴位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病,通常对身体的伤害不大,因此当发烧体温不是很高的时候,不建议马上就用药治疗,更甚者去医院打针输液,可自
-
女性白领如何自测身体的亚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