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慎防——中风、阴暑、寒湿病
夏季到了,面对酷暑,人们为了解暑降温,都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殊不知在大热天里,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了防暑降温外,还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见而易被忽略的三种疾病——中风、阴暑、寒湿病。
“赤日炎炎似火烧”,在大热天里,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了防暑降温外,还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见而易被忽略的三种疾病——中风、阴暑、寒湿病。
一防“中风”
如今,中暑病例数相对下降,而夏天“中风”的发病率却升高,甚至高于冬天。
有研究资料指出,高温天*的血流量比正常时高出3-4倍。如果老年人本来就动脉硬化,血管韧度减低,脆弱的血管经受不起快速血流的冲击,一旦血管破裂,就会发生中风。既可以表现为“脑中风”,也可以表现为眼底动脉破裂的“眼中风”,或耳部毛细血管破裂突发性耳聋的“耳中风”。
有些老人由于味觉减退,已有脱水状况,却不觉得口渴,故大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由于水分补充不足,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从而产生脑梗。
所以夏季老人要坚持服药,及时补水,及时调节居室温度,以防中风。
二防“阴暑”
暑热致病固然常见,而盛夏里因贪凉致病的也不在少数。以中暑为例,大多因环境气温过高致*不能适应,这仅仅是中暑的一种,中医学称之为阳暑。而另一种称之为“阴暑”的发病率正日益增多,但还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
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这样描述:“阴暑者,因暑热而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荫,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近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这里讲的伤寒,是指被寒邪所伤害之意。
在夏季里经常有身热头痛、无汗怕冷、关节酸痛、大便稀薄的阴暑患者到医院就诊,这主要是过于贪凉受寒所致。阴暑患者有时也会发生高热,来势凶猛,此时*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清热解毒药或抗生素毫无用处,必须采用散寒化湿解表的方法,重者应及时到医院救治。
所以夏天注意不过贪寒凉,避寒气,以免发生阴暑。
三防“寒湿”
中医把关节疼痛麻木称为“痹”,中医认为其由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夏天,人们在室温过低的场所工作,或颈肩被空调电扇猛吹受凉,以致颈肩部位受风寒湿邪侵袭,颈部肌肉僵直酸痛。或在阴寒潮湿的环境下逗留时间过长,寒湿之邪侵犯肩、肘、膝关节,引起肩、肘、膝关节病变。
有些年轻女性夏天喜穿“露脐衫”,又嗜食冷饮,就易出现大便溏薄、口腻、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称之为“寒湿困脾胃”,也是夏季常见的寒湿性疾病。
所以,夏季虽热,但不要清凉湿润太过,反成寒湿疾病。
-
告诉你为什么吃中药需要忌口实践证明,吃中药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
-
眼睛是人体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医说常吃这几种食物明目养生现代人每天用眼过度,白天电脑,晚上手机,被各种电子产品轮番轰炸。眼睛难免干涩、疲劳,久而久之视力还会下降。但是你可以通过
-
在办公室边工作边运动英国一家民意调查和市场咨询顾问公司选取了1000名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白领和一群年龄在16—21岁之间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对他们
-
发烧不退试试这五大退烧穴位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病,通常对身体的伤害不大,因此当发烧体温不是很高的时候,不建议马上就用药治疗,更甚者去医院打针输液,可自
-
女性白领如何自测身体的亚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