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中医教您4步降火 娱乐过度或成“火源”

节后中医教您4步降火 娱乐过度或成“火源”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而且春季通常风很大,容易使人产生上火的症状,比如眼睛充血、分泌物增多、口干舌燥、便秘尿黄等。正月十五刚过去不久,年也算是过完了,但是很多人都有节后上火的症状,主要是春节长假期间人们的生活休息不规律,又不注意饮食调节和及时补充水分,导致*阴阳失衡而上火。

上火的原因有哪些?

预防上火的食疗方

休息不够、饮食失调、过度娱乐成“火源”

在广州经商的黄先生事业有成,今年高高兴兴携家带口回到粤东潮汕老家过年,亲朋好友相见特别亲热。他忙于应酬,盛宴不断,娱乐活动丰富,生活毫无规律,不知不觉中就惹“火”上身了:起初是口干舌燥、眼睛疲劳,接着就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伴声嘶、咳嗽痰黄、便秘尿黄。回到广州后,依然疲惫不堪、咽喉肿痛声嘶,遂到医院就诊,原来是“上火”了。

春节期间,很多人会打破平时的生活规律,通宵达旦地搓麻将、玩游戏、打扑克。活动多,休息少,导致气阴耗伤、虚阳、实火上升。另外,节日期间盛宴不断,餐餐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煎炸热辣……这样连续几餐下来,摄入的热量超标。再有就是零食不离口也是“上火” 的原因。“可别小看了那些干果、糖果类的小东西,它们产生的热量可不低”。最后,过节期间人们大多忙于应酬,往往忘记及时饮足量的水,且比平时吸更多的烟、喝更多的酒,特别是烈性白酒、洋酒,这些因素加到一起,身体就容易“上火”了。

预防上火的食疗方

“上火”分为虚火和实火

中医学认为,火是五行之一,是构成自然界的物质之一。火引起*发病,则称为火邪,它是六淫之一,为阳盛所化,与温、热同属一个性质。*“上火”,就火的性质而言有“虚火”与“实火”之分,就作用的部位而言还有心火、肝火、肺火、胃火和肾火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