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疹的症状及治疗
月经疹是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妇女每逢月经来潮前1~3天发生,主要皮肤表现多种多样。多数妇女在面部、躯干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小丘疹、风团或水疱,呈左右对称性分布,瘙痒感明显,眼眶周围发青发黑。有些还表现为口腔及外阴部粘膜反复发生小溃疡。另外,有些患者月经前皮肤出现淡红色、如地图样、大小不等的风疹块,起得快退得快:皮肤瘙痒更加剧烈,这种现象叫做荨麻疹样月经疹。皮疹,常随月经结束而消退或减轻,如此在每次月经期反复发作,但也有间断发病者。皮疹可为水疱或大疱、红斑、多形红斑也有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湿疹、色素沉着等。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痛经疹:发生在痛经妇女,月经来潮时发病,罕见。发于面部、躯干、四肢,皮疹为红斑、风团、水疱,常对称分布。
二是紫癜:点状或环状紫癜常发生于小腿和躯干的下垂部位,分布对称,有时伴有发热,月经量少,有复发性: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可下降。
三是周期性口腔溃疡:来潮前数天在口腔内散在发生溃疡,不痛。有时外阴部亦可发生。妊娠时缓解,分娩后又发。此外,尚有月经期发生单纯疱疹(好发于口唇和大小阴唇)月经期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者。
月经疹是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一般认为是性腺分泌功能异常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过敏反应,是随体内孕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的皮肤病变。妇女月经来潮前是体内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对代谢产物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对卵巢分泌的孕酮发生变态反应,有可能产生皮疹和皮肤瘙痒现象,并在每次月经前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对于月经疹的治疗,一般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敏迪、维生素C,也可服用雌激素治疗,如乙烯雌二醇,可减轻瘙痒和控制皮疹复发。中医认为月经疹是由瘀血阻滞、经脉循行不畅而引起。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可选用活血逐瘀祛风中药。
相关文章
-
女性如果没有性生活会得妇科病吗?很多人都认为妇科病一定与性生活有关,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有妇科病的女性私生活不检点。这其实是很无知的言论,因为与性生活有关的
-
HPV疫苗接种期间可以过性生活吗?看完你就知道了HPV是人乳头瘤病毒,分为低危和高危两种类型,低危型HPV(如6、11)会诱发一系列生殖器疣。高危型HPV共15种,其中以16和18为代表
-
没有性生活也会得妇科病吗很多人都认为妇科病一定与性生活有关,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有妇科病的女性私生活不检点。这其实是很无知的言论,因为与性生活有关的
-
六个帮助女性补血养血的中医方法妇女以血为用,因为女性的月经、胎孕、产育以及哺乳等生理特点皆易耗损血液,所以女性机体相对地容易处于血分不足的状态。正如《
-
医治痛经的中医方法中医认为痛经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