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灸足三里健步行如飞
相传日本德川时期,江户万兵一家三代皆过百岁。德川将军问其原因,万兵回答:“我家祖传每月月初8天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在德川时期,日本政府已将三里灸列入政府健民措施,提倡全民施灸,长幼无异,妇孺皆然。至今日本仍流传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的谚语。
其实灸法为我国所传,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说使足三里穴常常保持湿润的状态,即常灸足三里,久之使穴位处出现小水疱、结痂,形成瘢痕,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效。此即今之所言“瘢痕灸”,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孙思邈本人常用此法,至年老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寿至百岁。我国历代许多医家亦把保健灸视为生平大事,定期施灸。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古今大量的针灸临床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并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可调节胃肠蠕动及胃酸分泌,增加白细胞数量并增强其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长期灸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预防血管硬化及中风发生。
足三里的具体施灸方法为:将艾绒(艾条去其外包装纸即是)捏成麦粒或黄豆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置于穴位上,用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当艾炷将要燃尽,皮肤感到灼热时,迅速将其按灭,同时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摩穴位周围,以减轻疼痛。每次3~5壮(炷)。只要灸几次,再灸就不会感觉太痛。初灸之后,皮肤局部会变黑、变硬、结痂,下次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有水疱,可以按压排出液体再灸;如果痂皮脱落,可以用敷料覆盖,等结痂后再灸。此法即为“瘢痕灸”,是一种简便效验的方法。应用时应注意消毒,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以防感染。另外,还可以用“艾条灸”法,将艾条(医药店中有卖)点燃,燃头对准足三里穴,距离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每次10~15分钟。还有一种最简便的刺激方法,即大拇指按压穴位,可加上揉动,直至局部有酸胀发热的感觉。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