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足三里=吃老母鸡
足三里是*的一个穴位,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那么,足三里怎么会与老母鸡产生关系呢?原来,我国古代的人们在追求延年益寿的过程中,发明和发现了许多巧妙的办法。相当多的方法经济实用,方便易行。足三里功效的发现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中医认为,鸡肉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产后体虚、头晕、少乳及闭经、月经量少等。妇科名药“乌鸡白凤丸”就是以乌骨鸡为主要成分。尤其是老母鸡的补益作用更高,对于病久体虚的人颇为适宜。
人们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是*的保健要穴,同样可以用于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等。对食道癌患者做实验观察,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见食道蠕动增强,管腔增宽,痉挛解除;针刺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其胃电图的表示为双向调整作用;在针刺影响胃机能的机制探讨中,发现与胃泌素有一定关系。针刺足三里时萎缩性胃窦炎患者于针后30至60分钟血清胃泌素出现高峰反应,萎缩性胃窦炎组为空腹对照组的1.65倍;针刺足三里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这些报道充分说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机体功能,具有保健作用。
俗话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想要身体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湿润的状态。那么,如何保持这种“不干”的状态呢?古人常常采用“化脓灸”,那就是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
古人认为这样做相当于每天进补一只老母鸡的效果。而且在当时物质文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这种保健方法是很经济也很方便的。因此,这种方法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现今仍有很多人喜欢经常灸足三里或进行针灸并用以进行保健,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