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针灸也可以上瘾
针灸依赖症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已超过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此种症状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交互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针灸治疗常见并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但对针灸治疗出现依赖的情况很少见有公开报道。但临床上确实存在。其依赖动机,临床表现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关系亦需进一步研究。
【损伤原因】
针灸依赖症的确切原因不明。对39例针灸依赖症分析结果表明,与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关系不大,似多见于40至49岁的年龄段和已婚者。
一般来说与以下情况有关:
一、因患功能性疾病,而寻求针灸治疗手段者。
二、因好奇,想与其它治疗手段作比较者。
三、慢性病患者,用他法效果不明显,曾经经针灸治疗而取得一定疗效者。
四、有神经质或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患者。
【临床表现】
一般为经针灸治疗后对针灸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表现为针后躯体的舒适感,精神上的放松及欣快感,疼痛或某些症状即刻减轻或消失,喜欢多针、多灸,针感强烈。一旦停针后,感到精神和躯体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主动要求针灸治疗或经常借口寻找针灸刺激。针灸依赖症有时可持续数年。
【预防方法】
【处理方法】
一、逐步延长针灸治疗间隔时间:改以往常规的10次一疗程为5次一疗程。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隔日1次,第三疗程3日1次,依次类推。治疗中主要用捻转法,提插法,震颤法,另辅以循法、摄法和按压法。行针手法可单独用亦可综合应用。施术中要做到取穴准,深度不拘,以得气为准。取穴以患者所述躯体症状常规配穴。
二、心理治疗:在每次针灸治疗之前进行,时间为30~60min。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一)、让病人就他的理解,口述他的躯体功能和感觉的改变。
(二)、告诉病人关于解剖和生理的联系。
(三)、提供病人一个解释模式,使他能改变其对躯体症状的解释,促成有可能主动解决问题的观念。
(四)、弄清促发反应的思想、态度和躯体感觉之间的联系。
(五)、对个人所解释的促发和维持因素与症状间的联系加以说明。
(六)、启发、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与疾病作斗争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治疗目的以患者疾患康复,有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准。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