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情况不宜针灸 要注意!
大家都知道针灸能够治疗我们身体当中的疾病,给我们身体带来了好处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有很多的人们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针灸也是有着非常多的好处的,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是比较多,在这10种情况下是不能够使用针灸的,需要及时的注意,那么到底是哪10种情况呢?
什么情况下不宜针灸
1、需针刺的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破损、瘢痕及肿瘤者,也不宜进行针灸,针灸会导致加局部炎症及疼痛病情。
2、孕妇、高龄产妇及有习惯性流产者要谨慎进行针灸。这类人的腹部、腰骶部有些穴位禁用针灸或拔罐。这些穴位很多带有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孕妇产妇很容易引起流产;妇女在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3、剧烈波动期、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的人和高血压的患者,也要谨慎用针灸。
4、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人或者患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灸,针灸会导致伤口止血不利,有瘀肿的情况。所以这几类人尽量避开针刺血管,以防出血。
5、患实热、阴虚发热的患者,一般也不建议用针灸治疗,因为艾灸疗法有温热助阳作用,治疗不得还会加重病情。
6、过度饱腹、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处于严重饥饿状态的人以及大失血后的患者,不宜马上针灸,以避免在针灸时中发生晕针现象,需等身体恢复后再治疗。
7、体质虚弱的患者,不宜过强度的刺激,针灸时也应采用卧位。
8、胸背部、胁肋部、眼区、项部等部位穴位,应尽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再进行针灸治疗。
9、在关节活动部位以及脸面部、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的治疗方法。在高温环境下,则要慎用灸法,以免发生烫伤。在进行针灸时还需注意少数人会皮肤过敏,避免皮肤起泡等等。
10、针灸过程中,如果进针时有触电感觉,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要停止继续,而不宜继续进行。
不同体质、不同季节,它所相对应的选穴和手法也有所讲究。所以,一定要和专业针灸的医生询问清楚疗法,与医生好好沟通,如实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病症,这样针灸治疗才能更安全更起效。
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病
1、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童和单纯性哮喘患者)、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2、五官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弱视(12岁以内)、近视(青少年)、视疲劳、单纯性白内障、青光眼(降眼压)、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急慢性咽炎、耳鸣耳聋(突发性、发病早期)、口腔溃疡。
3、消化系统疾病:食道、贲门痉挛、噎嗝、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疼痛)、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肠麻痹。
4、神经系统疾: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3-6个月之内者)、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早期,六个月以内者)、美尼尔氏综合症、失眠(不伴抑郁者效果佳)、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
5、骨关节疾病: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腰椎病、落枕、腰痛、腱鞘炎、腱鞘囊肿、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6、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乳腺增生、痛经、崩漏、经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另可用于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
7、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等,可以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另外,针灸亦可以作为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保健方法。
8、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好处也是比较多的,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使用针灸,给外面的生活带来的帮助也是比较多比较大,所以生活当中按照上面所说的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啊,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健康的状态也是比较好的,也能够完美的解决我们身体。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