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读 传统艾灸疗法的有关常识
艾灸疗法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正因为艾灸疗法的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艾灸疗法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大家的欢迎。那么艾灸疗法的原理是什么呢?进行艾灸疗法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我们的寻医问药中医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艾灸疗法的那些事!
艾灸疗法
艾灸保健的原理
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起泡或流脓是排毒的表现,确实能有更好的疗效,但由于自行艾灸难以把握起泡的程度,对皮肤损伤过大,可能造成其他问题,所以现在普遍推荐温和的艾灸,以不起泡为宜。
一般,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与身体相距约3—5厘米,具体以个人耐受能力为原则,不必强忍疼痛。如果灼烧感很明显,应该随时调整,比如离身体再远一些或停止治疗,以免弄伤皮肤。还可借助艾灸盒等外用器具来减少损伤。
专家介绍,艾灸是以艾绒为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熨。在温热和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可以防病治病,对关节炎、老寒腿、痛经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艾灸分为艾炷灸和艾条灸。
关于艾灸的那些事儿
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艾灸疗法的原理有哪些呢?怎么进行艾灸疗法?进行艾灸疗法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有关艾灸疗法的有关常识,希望以上的介绍给大家带来指导意见!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