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针灸如何解除暑气

夏季针灸如何解除暑气

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胃肠功能变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养生的方式,可以利用针灸进行减肥,大家需要注意针灸的好处,很多的人不理解。而且,利用针灸还可以解除暑气,那么,夏季针灸如何解除暑气?

一、轻证中暑

1、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2、治则:清泄暑热。

3、处方:大椎、内庭、曲池、内关、太阳、委中。

4、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为清热要穴,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清热泄三焦火,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

5、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以泄热祛暑。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二、重证中暑

(一)暑热蒙心

1、主证:肌肤灼热,面红耳赤,渴喜饮冷,口唇干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脉洪大而数。

2、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3、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4、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开窍醒神;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开窍苏厥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5、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大家需要注意针灸结束的方法,很多的人在夏季会出现头晕头痛,这严重的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一下针灸的方式,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而且针灸减肥还可以调节阴阳,对身体有很好的功效,希望大家尽早了解,解除心烦意乱,以免造成更多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