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何为“刺灸禁穴”
针灸是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好选择,针灸以穴位为基础,所以进行针刺艾灸是一定要掌握穴位的常识,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禁刺穴和禁灸穴,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凡不可针刺的腧穴,称禁刺穴;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称禁灸穴。两者统称为刺灸禁穴。刺灸禁穴是针灸临床避免事故差错的根据,其意义是深远的。
一、禁刺穴
凡腧穴近于脏腑,或在大的血脉之上或附近,或居于特殊位置,皆属古人认为不可刺者,而定为禁刺腧穴。如脑户、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青灵、乳中、人迎、缺盆、肩井、冲阳、云门、极泉、天池等。
考禁刺穴的实质,基本属于行刺的深浅问题。“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过之”即是指刺之过深。可见古人亦认识到禁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故举凡禁刺穴,除居特殊部位的神阙、乳中不宜针外,其它腧穴皆可进针,但务取毛刺、浮刺、沿皮刺等到浅刺法,切勿超过生理限度。
二、禁灸穴
凡接近五官、前后二阴及大动脉的腧穴,均不宜用灸法施治。如脑户、风府、哑门、五处、承光、脊中、心俞、白环俞、丝竹空、承泣、素髎、人迎、乳中、渊腋、鸠尾、经渠、天府、阴市、伏兔、地五会、膝阳关、迎香、巨髎、禾髎、地仓、少府、足通谷、天柱、头临泣、头维、攒竹、睛明、颧髎、下关、天牖、周荣、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委中、承扶等。
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时至今日,*解剖学已对*各部详加洞察,前人所述的刺灸禁穴,通过实践,并非皆然。近代针灸临床认为,除了睛明、素髎、人迎、委中等不宜灸外,余穴均可适当采用灸治法。
相关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