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的理论体系!
腹针是以神阙调控系统为理论核心的治疗体系,腹针的基本穴位都在腹部,腹部对疼痛刺激比较不敏感,所以很多人易于接受此治法,而且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都经过腹部。
腹针理论认为腹部存在者一个禀受先天的先天经络系统。*存在着先天经络系统和后天经络系统。先天经络系统内属母体,外络脏腑四肢百骸。腹针的治疗是以调理脏腑的主层次到疏通经脉的辅层次,再到治疗局部的层次。从而使疾病得到整体调整的治疗指导原则。腹针在针刺的取穴定位上是神龟的全息影像。头顶部是中脘穴、尾是关元、滑肉门为肩、外陵为髋部。腹针的针刺手法由于腹部深浅不同的肌层,故手法的深浅决定了治疗方法上的君臣佐使。其手法决定对脏腑系统、经络系统的全系调控。在地部调脏腑、在人部调全身气血、在天部调节全身的外周系统。腹针的定位与八廓相关,中脘为火,主心与小肠,关元为水,主肾与膀胱。左右滑肉门分别为地为风,主脾胃和中焦、肝。左右外陵分别为天为山,主大肠、肺和上焦。
从传统经络来看中脘为胃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交会穴;关元为小肠的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与气海一起皆为强壮要穴;滑肉门、外陵皆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所以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滑肉们、外陵)都是对脏腑气血的调理,起到补益脾肾之阳气,调理脾胃之气健脾化痰之功。阳气动则水湿行,脾健运痰无生处。脑卒中的恢复期病人多为气血不足脾肾亏损,以气虚多见。患侧肢体远端的肿胀为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水饮流注于肢节或瘀痰阻络而成。用腹针来调理脏腑气血、从而更有效的疏通局部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辅以温灸温通经脉助气血运行,疗效确切。
相关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