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文化精彩多!
药浴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
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药浴既可洁身又能健体,据《周礼》等记载,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药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比较完备的礼制,而沐浴则成为礼仪的组成部分。例如祭祀是当时极其重要的事项,为了表示对神灵、祖先的虔诚恭敬,人们在祭祀前要沐浴洁身,甚至有专职官员负责此事。又如,尊老是当时重要的礼仪内容,在礼仪规定的尊老行为中,就有晚辈要每五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澡。由此可知在当年的社会交往中,洗澡除秽、清洁卫生已不仅仅是个人可有可无的事情,它关乎到了社会文明的良好风尚。
到了汉代,洗浴之风相沿不衰,还因此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假日,即“休沐”。《汉官仪》记载:“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就是说皇帝每五天为官员放假一天,让他们回家洗澡更衣,以便保持清洁的体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洗澡为理由而法定的假日。
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急救广生集》又称《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程参考400余种医书,历经数十年精心类聚,汇萃精要而成,全书载方1500余首,共收病症约400余种,以供给临床治疗因人因病制宜。
-
秋季泡脚防疾病 这些你要试一试到了秋季,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个季节养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秋季泡脚来预防疾病,下面我们看看,秋季如何泡脚来预
-
你真的了解药浴吗?药浴对人体有什么功效药浴具有治病的作用,而且具有调理机体的功效,同时还具有解毒止痒的作用,能缓解皮肤瘙痒的状况,能清除体内的毒素,具有降压抗
-
如何使用药酒处理伤处人们的生活中不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比如扭了脚,闪了腰之类的,当发生这些意外后,人们都会取出药酒来按摩一番。药酒是中国的古老
-
用热姜水泡手可有效缓解头痛头痛是很多上班族都常有的小病症,造成头痛的原因有很多,简单的有睡眠不足,重的也可能是疾病在背后作怪。那么面对头痛,
-
怎么治疗外阴瘙痒 艾叶生姜水来帮忙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妇科疾病让我们非常的苦恼,比如外阴瘙痒就是常见的情况之一,比如细菌感染,阴道炎等都可能会导致外因瘙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