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特色疗法 > 药浴

介绍中医足浴保健的面面观

介绍中医足浴保健的面面观

古人云:“人之足,犹如树之根,人老足先衰,树老根先枯。”可见足与*健康息息相关。*是个统一的整体,其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关联。脚是*的组成部分,全身的疾病均可以影响到脚。同样,脚的病变也会影响到全身,并引发相应疾病。

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黄帝内经》早在两千年前已有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足踝以下分布着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10,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对足进行浸浴和按摩刺激,通过经络传到内脏相关部位,可畅通全身气血,调节各脏腑器官功能,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进而延年益寿。

足浴就是用35℃~50℃的热水或同温度的药物汤液浸浴双足,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以加速血脉运行,调理脏腑,由此达到祛病健身、颐养天年的目的。足浴疗法始于远古时代,至唐宋时期已成重要的养身之术。民间歌谣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之说,简练地道出了四季足浴的益处。换言之,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养生美容,以及养脑护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