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贫血的捏脊疗法
小儿是贫血的易发人群,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保健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儿童的智商,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儿童贫血的发生呢?下面中医就为大家大家介绍防治小儿贫血的捏脊疗法!
捏积疗法主要是从患儿尾椎下开始,术者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推、捏、捻、放、提,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如此循环,方便易行。
将捏积疗法的捏积术的推、捏、捻、放、提、揉、按等七种手法介绍如下。
推法: 用双手食指的第2、3节的背侧紧贴着患儿施术部位的皮肤自下而上均匀而快速地向前推。运用时应注意,术者双侧食指在向前推动的瞬间,力量不可过猛,如果力量过猛,容易出现滑脱,或划伤患儿的皮肤。
捏法: 在推法的基础上,双侧拇指与食指合作,将患儿施术部位的皮肤捏拿起来。捏拿小儿皮肤的高度,婴幼儿应以1厘米左右为宜,学龄儿童应以1.5厘米左右为宜,年长儿应以2厘米左右为宜。运用时应注意术者捏拿皮肤的面积及力量都要适中,捏拿面积过大,力量过重,影响施术的速度,患儿也会感到过度的疼痛;捏拿面积过小,力量过轻,患儿的皮肤容易松脱,且刺激性小,影响疗效。
捻法: 在捏拿着患儿施术部位皮肤的基础上,拇指与食指合作,向前捻动患儿的皮肤,移动施术的部位,左右两手交替进行,如果手法娴熟,看上去就像海边的波涛向前滚动。运用时应注意医者左右两手配合要协调,向前捻动时不要偏离督脉,捻动的力量要始终均匀适中,中途不能停顿,也不要松脱,要从督脉的长强穴一直操作到大椎穴。
放法: 是上述推、捏、捻3个手法的综合动作后,随着捏拿部位的向前推进,皮肤自然恢复到原状的一种必然结果。这个动作的瞬间掌握得当,就可以使整个推拿过程出现明显的节奏感。
提法: 从捏拿患儿脊背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在患儿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向后上方用力牵拉一下。目的是通过这个手法,加强对某些背部脏腑俞穴的刺激,用以调整小儿脏腑的功能。运用时应注意的是,提拉力量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年龄大、体质强的可重一点;年龄小、体质弱的可轻一点。其力量应以小儿能耐受为宜。这个手法如果运用得当,在重提的过程中可发出清脆的声响。针对脾胃虚弱证,选用了重提脾俞、胃俞用以健脾助纳、提高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辅以重提肾俞、大椎穴,鼓动全身阳气,推动气血的运行。
揉法和按法: 术者在捏拿小儿脊背结束后,用双手的拇指腹部在患儿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又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也就是揉中有按,按中有揉。这两个手法在运用时应该注意的是拇指向下按压的力量不可过强,力量过强,患儿会感到异常疼痛。
适应证
年龄0.5岁~12岁的小儿,属于西医缺铁性贫血中医脾胃虚弱证型者。
禁忌证
1.后背有疖肿、外伤或有某些严重的皮肤病而出现背部皮肤病损者;
2.患有某些严重的心脏病,操作时由于小儿哭闹,可能加重病情甚或出现意外险情者;
3.患有某些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的疾患,或后天中枢神经系统因感染、外伤而出现明显的损伤,表现为明显的智力低下者;
4.患有某些出血性疾病者;
5.患有某些急性热性病者。
-
小儿推拿击中家长的什么误区呢?看看小儿推拿到底是什么呢?
-
该如何方式落枕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证学习好工作好,如果出现一些阻碍我们休息的因素出现,一定要及时解决,夏季到了,炎热
-
按摩耳朵有何好处?记住四种按摩方法按摩耳朵能有效改善听力问题,可以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并且具有健肾养身的功效,能够延长寿命,同时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
-
肩背腰痛不用怕 中医教你按摩来缓解颈部疼痛有可能是不良坐姿引起的,白领女性容易出现颈部疼痛的情况,颈部疼痛的女性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来缓解颈部疼痛的症状
-
推拿能治疗颈椎病吗 颈椎病如何治疗颈椎病会给人们造成比较大的困扰,长时间的坐立不活动,容易导致颈椎病的产生,大家必须要经常活动颈肩部位,能有效缓解颈椎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