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取穴的四个方法
中医针灸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根据经络穴位,循经络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中医针灸取穴的四个方法。
中医处方并不是中药无序杂乱的堆砌。用药如用兵,讲究法度:君、臣、佐、使,每一味药的使用均有根据。同样,选穴如选兵,经络美容每一个穴位的选取也讲法度、原则。要明确取穴的原则及取穴的基本规律。
(一)近部取穴:
腧穴在什么部位,就能主治这个部位所发生的内外病证,尤其是头及躯干部的腧穴多以治疗局部病证为主。比如,面部、手部的穴位利于面、手部局部的皮肤美容,单纯性肥胖以腹部肥厚明显者应取腹部的穴位,脘腹部穴位能治疗消化道胃肠疾病,妇女经带病少不了腰骶部、少腹部的穴位,背部腧穴调理相对应内脏。
(二)远部取穴:
这是十四经取穴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除了主治所在部位的病证外,还可以治疗较远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穴位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既可本经取穴,也可异经取穴。远部取穴的主要依据是:①经脉所过,主治所及;②经脉阴阳表里关系;③脏腑与经络络属关系;④五脏之间的阴阳五行功能关系等。如胃经的足三里用于调整脾胃消化道功能(①、②、③);针刺肝经的太冲治疗肝郁黄褐班(③);带下多而清稀、子宫脱垂取百会(③、④);清降虚火用涌泉(③、④);风痰阻络,口眼歪斜取丰隆(③)等等。
在临床上常远近取穴相配,如头部前额病变近取印堂、阳白,远取合谷、内庭;口齿病近取地仓、颊车、下关,远取合谷,内庭;胃腑近取中脘、粱门、胃俞,远取内关、足三里、公孙;肝脏近取期门、章门、肝俞,远取太冲、支沟等。
(三)腧穴特异作用:
有些穴位还具有相对特异性的治疗作用。比如,大椎、曲池、合谷泻热;水分、阴陵泉利水消肿;足三里、关元、气海强身健体;百会能升提清阳中气等。
(四)对症取穴
针对具体症状选取穴位,又叫经验取穴。如虚脱灸百会、神阙、关元,针足三里;汗多取合谷、复溜;失眠取神门、三阴交、太溪;多梦取心俞、太冲、神门;便秘取天枢、支沟;皮肤瘙痒取曲池、血海、三阴交。
-
如何缓解肩周炎疼痛感?推荐三种方法来缓解肩周炎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感,甚至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自我按摩能有效缓解肩周炎,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按摩能够缓解肩周
-
发生冻伤应如何处理每年冬季到来时,经常在户外工作的人群,此时身体的面部、耳部、脚部等这些薄弱部位极易发生冻伤现象,此时大家如果不积极的进行
-
足底按摩的误区有哪些足底按摩已经成为人们休息时的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但是脚底的神经是相当的多的经常性的按摩是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但是一
-
脐疗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妇科疾病有一绝脐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脐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肚脐用药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疾病,中医治疗疾病也是有很
-
中医膏药有哪些好处呢在中医治病理念当中,其具体可分为针灸、推拿、按摩等方式治病,其中中医膏药也是治病当中不可缺少的治病方法,其具有疏通经脉、